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是如何吸引海外人才的

(2007-10-21 22:50:37)
标签:

新加坡

人才吸引

分类: 人才战略

    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68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440万,自然资源匮乏,这些条件决定了其人才政策的重点在于吸引海外人才,这也是新加坡政府的一项长期国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加坡政府不断加大了引进国外人才的力度。资政李光耀曾指出,新加坡必须到国外去招揽顶尖人才,以保持国家的竞争力;“吸引外国人才这件事,是关系到新加坡生死存亡的问题。”新加坡资政吴作栋在任总理时的公开演讲上如是说。[1]由此,新加坡政府出台了各项吸引人才的措施,为其经济的持续腾飞奠定了牢固根基。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与亚洲发达工业国家新加坡,无论就客观条件,还是就自身发展水平,两者之间似乎都无可比性。但因文化的相通性,新加坡的很多政策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1. 兴建生物医药研究园吸引人才

  2000年,新加坡建起举世闻名的生物医药研究园,吸引了大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回国或者来新加坡工作。美国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遗传学家悉尼·布雷内(Sydney Brenner),英国癌症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大卫·莱因(David Lane) 、复制羊多莉的创造人柯曼(Alan Colman)、日本胃癌研究专家Yoshiaki Ito教授以及基因研究专家刘德斌博士(Edison Liu)等,都被招揽至此,为新加坡科技腾飞贡献良多。

2.针对性、策略性引进外籍人才

    新加坡人力部统一对人才引进进行全面协调和管理,对经济发展急需的通信、电子及其他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和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优先从速引进。为了更有效回应产业变化的速度,这几年,新加坡高层成立人力咨询会议,其中人力部、贸工部、教育部与经济发展局的头脑们经常聚集一室,审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决定所需人才。一旦方向确定,各部会竭尽所能,向外求才。这种针对性强、按需索才的做法现实而又高效。

3.放宽外籍人才居留和工作限制

   近几年,为有效留住人才,新加坡政府每年都批准约3万名外国人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并允许部分外籍专业人士成为新加坡公民。新加坡为吸引人才而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只要找到用人单位就可以获得就业准证留在新加坡工作。2003年11月起,新加坡更进一步打开吸引人才的大门,颁发商业入境证。凡有意在新加坡创业的外国人,凭自己的商业计划,都可以申请来新加坡居留两年。居留期内可以无限次出入境,还能更新居留期限并为家属申请居留权。

4.实施免退税等优惠措施

   新加坡是个人所得税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1999年,新加坡政府在《21世纪人力报告》中提出,用退税等措施吸引外国人才。[2]目前,新加坡税率为0%至22%,属非居民的个人在新加坡所收到的海外收入不需要在新加坡缴税,[3]直接为吸引外籍人才提出了优厚条件。为了鼓励企业招纳外国优秀人才,新加坡政府规定,企业在招聘、培训外来人才方面的支出,以及为外来人才提供高薪和住房等福利待遇的支出,可以享受减免税。此外,政府还通过调低个人所得税、出资为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员提供培训机会等手段,进一步吸引人才。

5.提供丰厚的薪金待遇

   借助于雄厚的经济实力,新加坡在经济刺激方面采取的最直接策略,便是提供丰厚的薪金待遇。新加坡人力部规定,在本地申请就业准证的外国人,其月工资不得低于2500新元(1美元约合1.82新元),至于受雇于跨国公司的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年薪超过百万的更是比比皆是。[4]

6.政府的高效率与高度协助

   新加坡政府的高效率和高度协助,是吸引人才的重大诱因,也是许多国际知名学校选择新加坡设立分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加坡,政府一个月内就可以完成发放个人签证、协助土地取得、银行快速受理贷款等程序,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分院院长亚努·德梅尔(Amoud De Meyer)指出:“新加坡政府的效率十分神奇,这在其他亚洲国家相当罕见。”[5]

7.打造世界级国际环境

   为了吸引人才,更为了持续发展,新加坡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国际环境。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指出:“如今人才要到任何一个国家居住、工作都不成问题,因此,如何创造吸引国外人才的环境,更为重要。”[6]政府认为,要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吸引人才的国家,首先应该创造一个世界一流并且充满乐趣的居住环境。花园城市的干净、整洁,市内随处可见的鲜花绿草,良好的社会秩序,比较完善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廉洁高效的政府和公正透明的法律制度,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7]此外,新加坡的科技园区还提供幼儿园、会议室、诊所、文具店等配套设施和服务,这种完善的商业居住环境,解除了企业家和高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对吸引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8.吸引国际知名学校、跨国企业进驻,培训更多人才

自2000年起,新加坡就积极邀请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等来当地设分校与分院,以更好地提高国际知名度并培养高端人才,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到新加坡投资,使企业人员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在职训练,获得更多跨国人才。目前,共有6000多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开设了分公司或办事处,有的还将地区总部设在这里。此外,还有一万多家外国中小企业。这些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不仅给新加坡带来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时也带来了大批优秀人才。[8]

    新加坡的人才政策非常成功,如今,在新加坡的居民中,平均每6个人就约有1位外籍人士,他们增强了新加坡的经济实力。根据新加坡贸工部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外籍人士对新加坡GDP的成长,就有41%的贡献度,其中37%还是来自有专业技术的白领阶层。在被问及国际人才纷至沓来的原因时,新加坡前副总理陈庆炎给出的原因出人意料的简单:“你可以做你想做的研究。”[9]对于新加坡政府的各项努力,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院长(曾任美国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临床研究主任)刘德斌博士评价道:“在投资、移民、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医疗系统中,他们所作的调整极有专业水准,是我有生以来所见到的最令人震惊的社会工程。”[10]



[1]《新加坡:向世界借人才战略》,人才中国网转载,2006年8月6日。

[2]陈力,《人力论坛之二:国际人才争夺战中的策略与作法》,中国网,2003年12月29日。

[3]《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税率最低国家之一》,新华网,2005年8月24日,转载自《经济参考报》。

[4]杨新鹏,《新加坡:丰厚待遇  延揽人才》,《参考消息》,2003年12月18日。

[5]《新加坡:向世界借人才战略),人才中国网转载》,2006年8月6日。

[6]同上。

[7]杨新鹏,《新加坡:丰厚待遇  延揽人才》,《参考消息》,2003年12月18日。

[8]同上。

[9] 《新加坡:向世界借人才战略》,人才中国网转载,2006年8月6日。

[10] David Heenan, Flight Capital, 2005, p.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