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中青网和清华大学的邀请!我今天想讲的主题就是三个,一个是人生创新、一个是新华商、一个是国际化。我会分三个阶段来讲这个问题。
我首先很高兴今天能到清华大学来,我以前也来过,跟MBA学生也交流过。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做兼职教授时也和北大的学生有很多的交流。
今天主办方的主题是“和谐创业”走进校园。,我觉得“和谐创业”目前在大学生中推广非常有意义。“和谐创业”首先我认为作为人才要创新,我们人生非常的短暂,我们大家一辈子就有两万多天,活的比较长,七十多岁,八十岁,一百岁就是三万多天。
德国有一个哲学家说的比较好,“人生就像卫生纸一样,撕一截就少一截了”。所以说我觉得人生短暂,创新非常重要,在大学生期间就要开始。我就有体会,我觉得我自己的过来的过程好象也是不断追求创新的一个过程,我是80年代的大学生。最早去了经贸部,干了两三年,又出国读MBA,读博士研究生,然后又去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做了几年,后来又去了香港做加拿大商务参赞,做加拿大外交官又是几年,然后回国创业,现在有做很多社会工作,当年回国创业确实抱着一个,人生要不断的创新,人生是一个不断突围的过程,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创新,创新中间会有很多的艰难困苦。大家很多人都有体会。
我回来的时候在友谊宾馆租了一个房间,又做办公室,又做卧室,白天是接电话,晚上是美国来的传真,24小时连轴转,当时我要装一个传真机,要到邮电部去申请入网的批件,当时我们进口一台电脑要跑海关20多趟,成立一个办事处花了半年的时间。这个时代变化了。创新作为创业是非常重要,我非常赞成我们需要进入一个创业的时代。
现在中国我觉得进入创业的时代,我觉得现在中国进入创业的时代,我是从计划经济过来的,80年代,90年代我们还在计划经济,现在是市场经济。中国需要千千万万创业的人才,我们国家现在竞争力不强,或者我们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我认为关键的缺陷在于我们缺乏大量的创业人才,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是被单位,被户口,被体制的东西局限了,我们走的各个地方都是安排好的,我们到任何地方都有单位,什么都是规划好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创新的能力可能受到窒息。还有,我们中国有太多专业的学院,有太多的专业的人才,我们缺乏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的人才。
我觉得中国现在进入一个商业时代,就是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商人,而中国今后21世纪的崛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靠新华商,中国现在不缺基础设施,我们北京现在建的非常漂亮,浦东和纽约几乎差不多了,硬件是非常的到位,甚至比国外还好,我们五星级酒店非常先进,但是我们在软实力上面,我们在我们人才上面,在我们观念上面,在我们的创意上面非常缺乏。
我举一个例子,到今天为止我们还在给商人划三六九等。比如我们现在有乡镇企业家,我们有民营企业家,我们有外资企业家,我们有国营企业家,企业家要被分成五花八门的,这个相当于计划经济你是出身工人,还是出身农民,还是出身职员,我们做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可能先看你的出身,我觉得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都是平等的。在北美没有农民企业家,或者是乡镇企业家,或者是个民营企业家或国有企业家的分类。
所以我在97年参加世界华商大会的时候,我就萌发了新华商的想法,我当时就提出来,写了一本书叫《新华商之路》。我觉得中国在市场经济时代诞生的这批企业家都是新华商,包括浙商,包括广东的商人,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更包括海外的华商,这是新时代中国新一代的商人,应该用这种观念来统领我们的时代,就是这种新华商时代。
我想在座的可能以后很多都会成为新华商,中国现在真正进入一个国际化的时代。今年我们有过一个很强烈的信号,联想的总部居然搬到纽约去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国际化的时代。我们小的时候那会想来北京,或者想到上海,好象是很遥远的事情,今后我们去纽约工作,我们去华盛顿,或者去巴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联想把总部搬到纽约,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的外汇,中国的GDP每年都在不断地增长,然后我们国际贸易每年是30%递增,今年又达到13000亿美元,13000亿美元几乎和我们一万六七千亿的GDP相差不大,这个数字不得了。我经常到珠三角,长三角考察,我们现在大量只是赚到一个底端劳务费的成本,一个牛仔裤卖到美国是50个美金,中国只挣到两块钱。就是说有大量的价值链,我们还处在低层。
最近我在珠海参加第二届全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与发展论坛,有人提到,我们出口的东西就像一个矿石的冶炼一样,我们把大量的矿石开采出来,经常粗炼,然后精炼,我们把精品送到了国外,但是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污染,大量环境的代价放在了中国,我们价值链处在低段。我认为我们价值链处在低段真正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大量的创业型的人才,创新型的人才,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做品牌,做设计,做推广,做营销,我们中华民族的产品应该推向全世界,但是这个确实需要很长的距离,关键在于人才。所以我觉得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在校的大学生一定要抓住国际化的机遇,培养国际化的眼光,我觉得最关键的是眼光问题,你看得远你就能抓住机会,在学校非常关键就是培养自己的眼光。我想今后,不仅大量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有大量跨国公司到中国来,中国溶入全球化的浪潮是势不可挡,识时务者为俊杰,顺潮流者昌,中国民族命运和世界的命运都是和我们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我们要掌握国际化的本领,包括学好外语,包括跟各国人士的接触,所以我觉得当今的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化的时代,我们在座的都赶上了这样的机会。这么一个时代中国正在崛起,中国正在复兴,我想很多学子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中国今天国际化的群体在快速发展,我们现在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一百万,每年出国旅游几千万,今年到中国来留学的人数超过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超过10万人。所以我觉得中国整个处在国际化的大浪潮中,新的阶层正在形成,新的商机正在涌现。比如我们中国第三产业只占到我们GDP的30%还不到,欧美发达国家是80%,要从30%走向80%,这50%里面蕴藏着多少的创业机会,我想只要大家开动脑筋,只要大家去想,大家去创新,这个机会是巨大的。我们提倡中国机会论,我觉得一定要把中国的机会,中国的实践和国际的实践与国际化的潮流结合起来,这是今后大家发展和创新最好的机会。我就简单讲这些,谢谢大家!
问:大学生如何找到自己的机会?王辉耀: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挺有代表性的,我是这么认为,我当年80年代出国跟国庆有类似的经历,,当时是没有机会,我当时毕业去了经贸部是最好的单位了,可能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机会,中国现在有很多的机会,有很多国外的企业到中国来,也有很多的国外学校到中国来办学。我倒觉得毕业之后不一定要出国,我觉得在学校期间一定要积累工作经验,现在独生子女没有工作经验,也有不少缺乏责任心,缺乏义务感,没有对事物的专注,所以为什么有很多企业不愿意用大学应届毕业生。就是他对这个事情他不知道他干什么,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觉得你在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假期到利用起来不断地实习,如果找不到单位的话到父母单位去实习,一定要拿这个工作经验,像北美学校看重你这个义工,看你的参与,他不是看你这个学术的分数,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我比较擅长打人际关系,我比较做研究,就是你要摸索自己的性格,如果实验下来,你取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你想干什么,我觉得这个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往往人生有时间转来转去,到处挖坑,而不是挖井,挖井挖到深处就可能出泉水了。我觉得这个时候你要掌握这个经验,不断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所以我觉得创业不一定非要30岁,上次北青报问我我觉得28到38岁是创业的最佳年龄。
问: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品牌?王辉耀: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比较典型问题。我们中国人是这样,我们从小生下来都是有单位管着我们,比如我们有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单位等,我们都有一个归属。我当年出国的时候最大的感觉突然一下没有组织了,不知道到哪儿报道,没有人管你了。
我觉得一个自由社会,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它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最重要的我觉得你在任何岗位上,如果你觉得你的才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如果你觉得你受到一定的局限的话,一定要抓住机会,来找你最能够发挥你长处的事情来做,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我觉得人生是非常短暂的,我觉得不论是国企,外企,还是任何单位,你一定要找你最擅长的事情来做,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有的时候你需要为了达到你经验的获得,就是每个人出来是没有品牌的,每个人生下来没有品牌,你从清华大学毕业你有了清华大学的品牌,但是这个是不够的,因为你毕业五年以后你这个学历不起任何作用,到时候要看你在什么单位干过什么事,你上一个公司是干什么的。
你如果没有品牌你就需要借助其他品牌,比如去IBM有一个IBM品牌,或者去微软有一个微软的品牌,如果你能够做IBM的经理你可能能做微软的经理,你能做摩托罗拉的经理,以后你要做你自己的品牌,每个人都是借助不同品牌最后上升到个人的品牌。我们中国现在已经从一个集体品牌走向一个个人品牌的社会,我觉得为什么这么多企业家,这么多突出的人,我们现在为什么突然间成为了明星社会。我觉得中国需要更多的人焕发出他们独自的创造性和独自的这种能力。
问:什么样的创业是机会?
王辉耀: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特别讲“和谐创业”,刚才讲的创业不仅要创业要带动就业,同时创业要考虑环境因素,是不是创业一定要创业高科技,我倒不一定这么认为,我们有高科技的优势,刚才我讲到中国第三产业从30%向80%发展,就像我们做餐馆一样,北京餐馆很多,真正做的精致就很少。我知道有一个朋友他从加拿大回来就创办了俏江南,俏江南现在在北京连锁以后连六方会谈都要到那儿去吃饭,简单到一个餐馆的事,你如果把它创造好了它一样成为品牌,高科技我们也需要,但是我觉得我们目前还有大量服务行业还没有达到极致,包括我们的猎头服务,我们的咨询服务,房地产等等,社会的诚信问题,我觉得还有很多可以做创业的事,所以我觉得如果有知识,你要注重诚信,有品牌一定能创好业。
问:为什么要创业?王辉耀:“创业就是人生突围”。为什么这么讲,人生是自由的,但是往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要创业我们要进行人生的突围,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候我们跟一个单位签合同,我们被一个单位所制约,如果你创业以后你会有无数的客户,有无数的这种顾客,你的合同关系就分散了,你的风险就分散了,创业也是有风险,但是回报也是最大的,中国现在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什么是市场经济时代?其实就是创业时代!中国终于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和创业时代,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企业家,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人生事业的开拓者。我想在座各位今后都会有所发展。谢谢!
问:选择员工是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王辉耀:我觉得在选择员工时我们要注意,“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信心”。
为什么这么讲?我觉得员工的主动性非常重要,中国的员工如果什么事靠领导提出方案的话,这种员工不是好员工,中国员工的优点是听话,缺点是太听话,不主动。所以我们需要有创造性的员工来创造很好的公司。有创新精神和思想的员工往往对公司的贡献是最大的。
另外一个中国的员工普遍自信心不足,我们跟国际公司交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自信心,我们一定要说自己可以承担的这些工作。比如说我们中国人经常说,不行呀!哪里,哪里。外国人听起来觉得这个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我觉得中国员工应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有信心做好,成功的自信心是好的开始的一半。
问:什么是和谐创业? 王辉耀:我觉得“和谐创业”提的非常好,非常及时。我们现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有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就是一切向钱看,实际上我们应该更多考虑这个社会的因素,这个为股东价值最大化是不是应该成为公司唯一的指标?我觉得不应该是。我们应该考虑,当一个企业是这个社会的公民的时候,应该更多考虑这个社区的利益,考虑社会的发展,考虑社会的弱势群体,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创业”就是说当我们在创业,当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还有很多正在发展中的这些人群,或者还有很多弱势群体。所以我认为“和谐创业”是这个社会的一种需要,特别是在初期的市场经济阶段,有很多不正常现象的时候“和谐创业”特别重要。
问: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王辉耀:我简单补充一句。我觉得实际上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是你在学校里面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创业到最后就是一个协调能力,协调一个组织。包括营销能力,人脉关系,建立你的网络,所以我觉得在学校的时候你就要培养这些能力,然后你出来之后创业就比较好,另外一个做一些财务的东西,要会算帐,为什么浙江人,温州人那么聪明,他们会算帐,从小就在自由市场上跑来跑去,培养这种创业精明的能力。作为推销员,我能不能把这个产品卖出去,考验一下自己,你有了这个推销的能力,你再有了这种算帐的能力,你再有了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要到社会上学才行。
问:创业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王辉耀:我觉得有两个事情肯定很重要,第一个是人,这个非常重要,比如说我注意到在海归创业团队中间,他很注重这个团队的创作,比如在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里面有一半以上都是由海归创办的,他们就是带回来一个团队。有了这个团队以后,第二个重要就是资金,要找到资金来支撑这个团队,来支撑你产品的研发,或者做你任何事情,我觉得这两件事情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