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涯诗会读诗--桃花灼灼 2

(2006-07-18 13:26:21)
分类: 我们读诗
----我读杨晓芸的诗 (二)
 

我被其中的三首感动。其一:

 

《桃花》

 

说说盛开的桃花,它的红润过于诱人

我从桃花树下走过,树干粗砺。我不说出

此刻的欢颜与内心的距离

我只说桃花开了,一大片一大片迫不及待地

如同亲爱的

如同三月乳臭,齿痒发作
  而非一夜春雨后的溃败,而非欲盖弥彰




单刀直入,而又似乎远离什么,避实就虚从旁说起的感觉就很浓了。“说说盛开的桃花”,我想模仿这种方式来写本文,还是力所不及。“盛开的桃花,它的红润过于诱人/我从桃花树下走过,树干粗砺。”这一种惯常会顺序铺垫的东西,自然地倒置出现,愉悦了我们的眼睛!我们来到桃林里。

作者不说出的就是要说出的,她要说的就是“此刻的欢颜与内心的距离”!桃花灼灼,有情人在桃树下漫步,情竇开放,却又羞于启齿。所以“我只说桃花开了,”内心与口头的话语交织、含混,“一大片一大片迫不及待地”、“如同亲爱的我遭遇你”。就如同电影,几个特写,几个叠映,加上画外音。我们就看见时刻幻想着太空步一样奔跑的情侣,却实实在在地、憨憨地、默默无语自走着,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这就是杨晓芸为我们描画的“迫不及待地”“ 我遭遇你”的动感的画面和意境。

正因为这样的清涩,那爱情的折磨和那些微动的水在心里波涛澎湃,掩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非…”来“非…”去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更是一种初恋真挚的情怀!

我注意到“粗砺”的作用,它是客观,真实,既有某种象征,又有某种暗示――男性的粗犷,好事的多磨。我更加注意到的是“三月乳臭”,我想那是农家用豆腐酶制的一门腌菜吧,保管不好,三月开始变稀,发出臭味。但有些人偏喜欢那味,闻之,“齿痒”。但实话实说,我极不喜欢这句,粗俗得坏掉了全诗一半的美!

诗是短制,内涵和外延的延伸,在作者的控制下,让读者展开。

 

其二:

 

《慢下来》

 

把速度还给风。把快

还给野花,游魂,和暴力份子

把车轮还给车体

把你还给时间,还给老

我要念着你的名字,倒痰盂,掸烟灰

坐在阳光下嘀咕,像一个坏脾气的老妪

却被你爱了一辈子

我就要这样,念着你的名字

把一天唠叨成一生

 

我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人老了,生命的钟摆慢了下来,但我们的爱从不断,就象时间的长流水,永恒。只是我们爱的方式,更加彼此接受,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着。

因此我建议删去“,游魂,和暴力份子/把车轮还给车体”,是不是更好些呢?

 

其三:

 

《静止》
    
  流水打着花腔。我只钟情于
  咀嚼。钟情于
  胳膊,牙齿。亲爱的身体
  给我们三天,咀嚼,打碎
  不分彼此
  不使用,也不提起,任何一种姓氏
  
  不说话
  不说黄昏,南辕北辙的火车
  我们不走,不惊动
  风在云里的安然入睡。亲爱的
  身体,我们的沉睡是
  一沉到底
  是激流之下,脉络交织的活化石



一个“打”字,更切合水的意象,恰好在“耍”的对立面,与“静止”的主旨一致。“打碎”的只可能是界限或者隔膜,或者是观念上的一个个个体。“我”只在乎于生命的本身,让身心交融在一起。整个第一节,还只是铺垫和营造,还在动,根本没有静。

第二小节“不说”、“不走”、“沉睡”为“化石”,才真正是“静止”了。然而也是将来时,是渴盼和希望。现在进行时依然还是动——火车、风、云、到、急流、交织。

这样的以动写静,别致新颖,语言文字的美感,从诗里面浮出。

 

我一直认为现在很多新诗的写作者,在努力地抛弃传统的意境诗论,那一种破碎感,拒斥和赶走了许多读者。而一旦他们的语言句式暗合了意境的格局,散乱的珠玉连城璀璨的珠链,就会以全新的面容感人至深,呈现大美。大陆新诗的发展过程,肯定是在某种程度上像台湾新诗一样的回归,但不是复辟。所以我在开头就讲到,要努力向活跃的新诗人们学习。

                                       黄稻谷子 718日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