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擴大內需 中國和世界都是贏家
(2008-11-14 20:14:35)
标签:
德魯克股票 |
分类: 观点 |
證券日報 擴大內需 中國和世界都是贏家
中國需要一座新“經濟教堂”
令人高興的是,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推出在時間上超出了市場原來的預期。本來,大家期望中央刺激經濟的舉措應該在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做出。更超出預期的是,此次擴大投資,出手更快,出拳更重,措施更準,工作更實。正如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所說的那樣,這一系列擴大內需新舉措,是當前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有效的辦法。
沒錯,在美歐日等我們的主要貿易夥伴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的當下,中央鉅資擴大內需,就是在開發我們中國自己的大市場,就是在提高和擴大中國本身的大內需,就是在建立中國經濟體內部自己的統一大市場。一旦有了大市場,我們就會更加合理地利用國際經濟的各種規則為中國經濟的持續高增長服務,就可以用我們的大市場培育出自己的龍頭大企業。同時,日益增多的貿易爭端甚至人民幣匯率爭端、經濟對外的過度依存度等問題,也會得以較好的解決。因此,通過刺激內需進而建立國內統一大市場來彌補GDP增長中長期被忽略的該項增長極,補齊的則是中國經濟內生性增長這個短板。只要我們的投資、出口和消費三駕馬車和諧啟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才會有底氣。金融危機,擴大內需,恰恰給了我們建立一座對外避海浪,對內保增長的新“經濟教堂”機會!
擴大內需救中國也在救世界
中國擴大內需建立一座新“經濟教堂”的同時,也在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做著自己獨特的貢獻。不可否認的是,擴大內需政策在改變和提升中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預期的同時,也創造出了無數的投資機會。而這些機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全球其他經濟體的。
更重要的是,與美國向虛擬經濟注入流動性不同的是,此次中國注入4萬億人民幣,刺激的卻是實體經濟。而且這對危在旦夕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來說,恰如久旱後的甘霖。次貸危機可能引發出的匯市危機是對當前全球流動性最大的威脅之一。全球經濟衰退必然引發大宗商品需求的急劇下降。像澳大利亞這些以資源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國家自然會受到很大的衝擊。為了刺激經濟發展,目前澳大利亞主要採用大幅減息的辦法加以應對。澳元作為高息貨幣的代表,一直是國際熱錢套利的重點對象。包括對衝基金在內的大量遊資長期以來一直是借日元買澳元套利,而且規模非常巨大。隨著澳元降息及貶值以及日元的被動升值,勢必引起熱錢的清倉潮。這對全球流動性緊缺的金融市場更是雪上加霜。而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實際上強化了中國需求的預期,從而直接穩定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同時也穩住了澳元,扼住了匯市危機蔓延的趨勢。應該說中國擴大內需不失為拯救全球金融危機的一招妙棋。難怪刺激計劃一齣,世界各國好評如潮,甚至俄羅斯《新消息報》更直接用《感謝中國》作了評論標題。(作者:馬方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