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国际油价下跌,中印两国政府反应大相径庭(转)

(2008-08-02 13:55:32)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国际油价

财经

分类: 转载
面对国际油价下跌,中印两国政府反应大相径庭
2008年 7月 28日 星期一
 

路透北京/新德里7月25日电(记者 陈爱珠/Nidhi Verma)---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过去两周时间里累计下挫逾20美元,但亚洲两大石油消耗国--中国和印度对此的反应却大相径庭,两国都因对内实行燃油补贴而被指责是油价在过去六年不断窜升的帮凶.

 

印度执政联盟政府近期赢得了议会信任投票,目光更是焦急地投向了2009年的大选,官员们正等待下一个削减油价时机的到来.印度政府曾于6月提高燃油价格,导致当月通膨率创下13年高位达11%.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政府则将国际油价下挫至125美元/桶,视为加速燃油定价机制市场化进程的一个很好的契机,缓解中石化(0386.HK)等炼化企业的亏损.中国政府迫切希望将燃油价格同国际接轨,以追求"绿色"经济增长和缓解能耗.

 

尽管无人寄望改革能一蹴而就,但很多人士表示,中的政策制定者仍然为2005年没能开放定价机制而後悔不已,当时他们举棋不定,指望油价由60美元/桶回落可以为定价开放减轻压力.等待的结果无疑是徒劳的,但现在另一线希望却在升起.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表示,"油价下挫给中国政府将油价向国际水准看齐时带来了心理优势,这对保障能源安全和提高能效来讲很重要."

 

分析师认为,只有当油价跌至80-90美元/桶并企稳时,也就是大多中资炼化企业保本水准时,政府才重会考虑削减价格.但目前来讲大多分析师认为那是极其不可能的.

 

政府不遗馀力地为油价接轨铺路,凸现了与印度政府的不同,前者汽油和柴油价格低于国际40%,後者则为国际一半水准.

 

 

**呼吁大力推进定价机制改革**

 

面对中国连续两个月的通膨数据缓解和明年经济增长步伐的放缓,国际油价下跌来的太是时候了.

 

本地经济学家不断呼吁政府加快能源价格改革,首先使出厂价接近石油成本以减轻炼油商的亏损,从而令中国得以取消数十亿美元的政府补贴.他们表示,如果政府取消进口增值税先征後返,汽油和柴油零售价格要再上调40%才能赶上原油价格125美元/桶的水准,但上个月成品油17-18%的涨价令上述差距此并非遥不可及.

尽管自2004年以来,中国仅允许油价每年上涨15%,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正建议政府加快速度以在2009年底前完成价格接轨.

 

中金经济学家邢志强表示,"中国燃油价格仍低于国际水准,上次的调价是能源价格向正常化迈出的第一步.如果食品价格压力明年缓解,那在未来18个月内将燃油价格上调40%将会使通胀维持在现在7-8%的水平,而这个通胀水平是政府可以容忍的."

 

2003年以来,中国的燃料油价格仅翻了一番,而同期美国9月原油期货则飞涨达四倍以上.

 

中国尚未完全抛弃价格管制,采用幅度较小、频率更高的调价方式,使民众逐渐适应定期的价格变动,同时对农民、渔民及出租车司机等弱势群体给予补贴.

 

"在现阶段,补贴政策是在为购买新车的城市中产阶级买单,"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表示,"这种政策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印度亦得以喘息**

 

在印度,价格政策似乎更象受到短期政治利益的驱动,而非出于长远目标的考虑.

 

在印度政府上个月将燃料油价大幅调高10%後,目前焦点似乎集中在何时会调低燃料油价,因该国执政联盟正在准备10个月後举行的大选.

 

印度于6月4日宣布调高油价,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调价措施,也是近10年来涨幅最大的一次.但过去印度降价的速度总是快过提价的速度.

"比起六、七个星期前的情况,从目前的高通胀和政治压力方面来说,国际油价回落给了印度政府一个喘息的机会,"新加坡南亚研究所的Amitendu Palit表示.

 

"如果今年下半年原油价格持续走软,印度国内油价有可能调低.这不仅能缓和通胀压力,同时也将成为一个政治上的胜利."他说.

 

但印度的石油官员目前已经排除了立即调低油价的可能性,即便印度的炼油企业仍在蒙受巨大的损失,且政府也有数十亿美元石油补贴的负担.

 

印度炼厂称,其燃料油的国内售价相当于原油价格在每桶67美元的水平,仅是目前成本的一半.

 

"(国际)油价要稳定在低位至少达半年以上,才有足够的理由调低零售价格."一位不愿具名的印度石油部官员称.(完)

 

--翻译 李慧君/李然; 审校 张荻/张喜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