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警察故事】
□ 文/刘晓宁
06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曹红军别出心裁地给儿子布置了一项任务——读报。起初,儿子还有些迷惑。可是当曹红军把刊登有警察事迹的《燕赵警视》杂志交给他的时候,孩子竟被两个名字——张国峰、杨增兵——吸引住了,因为他非常熟悉“张叔叔”“杨伯伯”——他们就是爸爸的战友啊。于是,这个上课都不习惯举手的少年声情并茂地朗读起了“叔叔”“伯伯”的故事……一连两天,这成了曹红军一家特有的“文化大餐”。
春节越来越近了,被“叔叔”“伯伯”的事迹感动着的孩子,总想再和爸爸多交流一番,可让他失望的是,一连几天,曹红军都很少回家,偶然凌晨回来,天不亮就又走了。孩子曾听爸爸说过春节前要安排倒休,可是,为啥总不在家呢?他忍不住把自己的迷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快过年这几天,偷窃、掂包的很多,你杨伯伯觉得大家都忙,所以总是一个人上街抓贼。你爸不放心,就常跟着他……
“报纸上说杨伯伯一人抓过三个小偷,是真的吗?”“那还有假,要不咋叫‘反扒能手’呢?”“那我爸爸是什么能手?”“你爸爸就是你爸爸……”
——孩子并不知道,他的爸爸也是邯郸古城的一名优秀警察。从95
年主动要求下基层至今,整整10年,曹红军一直打拼在刑侦一线。“特大系列麻醉抢劫案”“‘2.8杀人抢劫案”“王大军团伙抢劫案”等一大批案件的告破,曹红军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孩子并不清楚,他的爸爸还是一名特殊的人才。从站前分局刑警队到公交分局刑警5队,曹红军先后与许多刑侦宿将并肩战斗过,而且在每一个集体,他都任劳任怨地“发光”“发热”:无论在“主攻”还是“副攻”的位置,他都“打”得精彩到位;不管做“接应二传”还是“自由人”,他都能很好地贯彻“教练”的意图。他的老领导说:“不管在哪个团队,小曹都能起到‘润滑剂’‘粘和剂’‘强心剂’的作用,从提供决策信息到协调关系、从沟通同志们思想到维系战友的感情,他做得都很出色——……”
——孩子更不了解,他的爸爸是一个乐于用真情拥抱战友的人。熟悉曹红军的人都知道,他极为大度、宽容,从不言人臧否,从不居功自傲。每当战友作出了成绩,第一个感到高兴、第一个为之动容的就是曹红军;每当战友遇到困惑和痛苦时,最先予以理解和宽慰的也是曹红军。他曾无数次悄悄跟在杨增兵的身后,默默策应着这位执着反扒的战友……
春节过去了,曹红军依然很忙,他一直未能满足儿子“想和爸爸交流”的愿望。一天深夜,他加完班疲惫地回到家中,妻子还没有睡。看到床上地下放着的大包小包,他突然想到:儿子的假期已结束,明天就要回省游泳体校了。曹红军悄悄走进儿子的卧室,拉开孩子的书包想看看是否落下了什么。当他发现书包里和课本叠放在一起的那一沓《燕赵警视》杂志时,他的眼里顿时泛起了泪花。看看熟睡的儿子:宽阔的额头、微凸的喉结、均匀的鼻息,他突然觉得儿子长大了。曹红军轻轻掖了掖孩子蹬开的被角,默默地思索了许久。
转眼快半年了,从春到夏,曹红军接到儿子的三次电话。第一次,儿子兴奋地告诉他说,当自己把
“叔叔”“伯伯”的故事讲给队友们的时候,他们特愿意听;第二次,他沮丧地说:“爸爸,这几天我光想打架,有个队友说‘伯伯’‘叔叔’们是‘傻冒儿’……这次比赛我的成绩很糟”;第三次——今年6月18日,儿子激动地向他汇报:“爸爸,我这次的比赛成绩进入了全国前8名的行列,离健将级很近了……爸爸,“五一”期间,我在河北电视台的《警方报道》里看到你和杨伯伯了,看到你们俩在现场抓贼时,教练和队友们还一个劲儿鼓掌呢……”
应该说,孩子的每次电话,都牵动着曹红军的心,让他高兴的是,在孩子的心中已真正为他的警察叔叔和伯伯所感动,这是他成长的不可多得的精神营养啊!接完孩子最近的那次电话后,曹红军竟忘情地斟满了一杯酒,可是就在他刚刚想伸手端杯时,却被妻子按住了手腕,他突然清醒了:今晚还有任务:老杨(杨增兵)又锁定了一伙盗窃电动车的窃贼……曹红军匆匆吃过晚饭,迅即出发,他要和战友们一道进入“阵地”,开始对这一团伙的蹲守、缉捕……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