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玩儿一票……难求——《让我一次TALK够》

标签:
takl够单口麻雀瓦舍小剧场娱乐 |
不是二人转,不是相声,不是海派清口,也不是说评书,更不是唱评弹;
我尝试做的这件事,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叫它什么;
其实这样挺好——回头叫它什么,它就是什么……
就我而言,说的肯定比唱的好听,这毫无疑问。
今天晚上我将做一次尝试,在可以容纳290位观众的麻雀瓦舍小剧场演出。照片上的情景是昨晚的彩排,我在演练吉他弹唱《张三的歌》,正摁的G和铉。
事实上今天晚上演出的时候,这首歌并不是由我一个人唱,水木年华的缪杰将在主歌第二段落开始时从观众席上起身,拿着无限麦克边唱边走上台来,然后和我一起用和声唱出这首歌最优美的副歌部分。
之前我和小缪就合练过一次,有一天晚上在三里屯南街的一家茶吧,我刚要开始弹琴开唱,他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和声的时候,你不会跟着我跑(调)吧?”
我笑着回答:“我也刚想问你这个问题来着……”
卢庚戌情绪稳定。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歌手,即便我 曾写过10几首歌,即便也曾在2万人的奥体也唱过歌,我的意思是,这场演出不是演唱会。
《让我一次TALK够》——这是这场演出的名字,其实我很反感土洋结合的玩意儿,可是实在苦于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纯中文来定义这样的演出,之前有人建议我用“京派清口”,我说别,那不等于说是“黑白彩电”吗?
这是一场以说为主的演出,而且台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说,虽然其间缪杰、“南合文斗”的贾南以及“西单女孩”任月丽会先后登场独唱或者与我合唱,但这些时间加起来不会超过10分钟,而整个演出做了一大堆减法之后,估计用时将达到110甚至120分钟。
“脱口秀”吗?是的,在没有明确的定义之前,“脱口秀”这三个字的确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人依稀能明白我要做一场什么样的演出的一条解释捷径(句子好长);但其实,它不是。
我一直相信人的生命中会有某种轮回,至少我的生活是这样,比如每隔4年我都会尝试去做一件新的事情——4年前我开始主持足球之外的电视节目,比如16年前我在电台主持的节目就很像是我今晚要做的这件事情——说几段话,然后放一首歌。
今晚290张门票,已经全没了,票是免费发放的,送给了我的朋友、同事、同行以及一些素不相识的关注者。我几乎没有粉丝,据完全统计,我全国粉丝加起来一共才27个,其中还有8个出国留学了,去西太平洋大学攻读烈士去了……
有人问我:你要学谁?我的回答很简单:我还不想“死”得那么快……话说回来,我学谁?又学得了谁?
在北京这个舞台上,有人尝试过一气120分钟的单口吗?即便是海派清口,你只要听1分钟就能听出来区别所在——我说的是100%的普通话,重要的是,我不是滑稽戏演员出身,我什么演员出身都不是。
我觉得我努力想呈现的演出,和所有看上去有点类似的演出最大的一点不同是:“让观众笑不是我无比向往的目的。”——第一,我做不到;第二,我还是做不到。
但我可以做到的,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到——比如我可以讲我上大学的时候的故事,那些从来没上过大学的人,最多只能讲别人上大学时候的故事……这固然是一个玩笑,但我说的没错。
生活离不开笑,生活离不开的东西还有很多;何况,此时我的耳畔已经开始回响着今晚小剧场里的笑声。
哈哈……今夜我将含笑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