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冯小刚王黎光唐山大地震传奇娱乐 |
我们常说“鸡同鸭讲”,
其实,只要彼此有默契,“鸡”“鸭”也是可以同日而“语”的……
你知道冯小刚,但你不一定知道王黎光,但冯小刚非常倚仗王黎光——一位作曲家,已先后为《天下无贼》、《集结号》以及《唐山大地震》三部冯氏作品谱写了电影音乐,并且获奖无数。
昨天王黎光做客北京科教频道《非常向上》节目,我主持的,得以听他讲述了在冯小刚合作期间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当然,还有一位有趣的导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音乐方面冯小刚显然没有拍电影那么专业,即便他曾经创作并公开演唱过《手机》里的插曲《牛三斤》,其实他连简谱都不识,五线谱、六线谱……N线谱都不识;也就是说,冯导可以用“咪(3)”这一个音符,把一首《黄河大合唱》从头到尾唱下来。
王黎光说,冯小刚虽然不懂“音乐知识”,但很有“音乐感觉”;这让我想起如果一个女孩不漂亮,你可以说她“有气质”,不过,王黎光坚持说他说的是实话。
你尽可以想象:当一位非音乐专业人士和一位专业作曲家坐下来交流音乐方面的事情,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的确,我们好像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王黎光笑着回忆,“比如,冯导会对我说,黎光,这块儿我想要一段‘撕裂的’……”
冯小刚说“撕裂”的时候,王黎光的脑袋恐怕也在“撕裂ing”,他必须用力去揣摩在对方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一种音乐是“撕裂的”——是类似贝多芬的《命运》,还是类似阿炳的《二泉映月》?
王黎光熬了一晚上,写了一段“撕裂的”,第二天一早兴冲冲找到冯小刚,当面用钢琴给他弹出来,冯导听罢皱着眉头说:“感觉不太对,好像‘弯儿’太多了……”
在王黎光还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撕裂”的时候,冯小刚又不失时机地给他出了一道新难题——什么是“弯儿”?
王黎光又熬了一个晚上,写了一段既“撕裂”、又少“弯儿”的音乐,第二天一早又兴冲冲找到冯小刚,当面用钢琴给他弹出来,冯导听罢皱着眉头说:“还差一点,后边应该‘往上走一走’……”
王黎光周身的血液倒是往上走,他反问冯小刚:“你说什么‘往上走一走’?是音阶啊,还是情绪啊?”
冯小刚闷头连抽了两根烟,显然在思考换一种什么样的表达以便让作曲家准确明白自己的意思,最后他憋出一句话是:“对,就是要往上走一走!”
让冯小刚学会王黎光的“语言”是不太可能的,可能的只有王黎光去学冯小刚的“语言”。合作时间长了,一份默契自然也就形成了——王黎光渐渐可以相对准确地听懂冯小刚所表达的意思;而且,外粗里细的冯小刚也能体谅作曲家的难处,有时确实怎么说也不清楚了,他就会对作曲家说:“你先弹一遍,我把要改的地方给你唱出来……”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是,冯导用一个“咪”连比划带哼,“唱”出他想要的那段旋律。
“这么多年和冯导的合作很艰难”,王黎光总结道,“当然,也很快乐。”
王黎光至今还记得几年前拍摄《集结号》的一件小事,数九寒冬,王在拍摄现场探班,冻得直打哆嗦,冯小刚走过来,举着一纸杯工作人员给他专供的热姜汤说:“黎光,我喝了一半,天冷,你要是不嫌我‘脏’,就把这喝了吧。”
王黎光喝了冯导剩下的半杯姜汤。“我感觉到了周身的温暖”,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