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越是喜庆的日子,越需要某种感动……
BTV-新浪联手推出的网络互动春晚正在紧锣密鼓筹划当中。
郭德纲和周立波的PK听起来很炫,实际操作却有相当大的难度,虽两人均已基本答应前来参演,不过面对面直接对决的可能性小之又小。事实上,由于文化背景、语言风格的差异,两人即便同场竞技也一如鸡同鸭讲,关公战秦琼,或许最终还是只能分别呈现。
网络上投票呼声最高的黄莺PK阿宝,看起来也很难实现,辛苦一段时间以来拼命刷票的粉丝们了,其实,这个节目动机原本没有票数显示的那般诱人。
作为特邀导演加盟网络春晚节目组,讨论策划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网络元素与传统节目样态的有机结合。纯网络的东西姑且不论电视播出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关键其因点状呈现外延辐射过窄,还需要传统节目样态的支撑,否则,晚会就成了典型的拼盘,准确说是拼凑。
7天7台晚会,导演组设计了7个关键词,比如“快乐”,“青春',“时尚”等,我被分配负责“感动”的部分。
我建议的三个与之有关的节目经讨论后通过,现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1,《泪奔》——配乐讲述+《一封家书》
这个节目的原始动机来自于近期网络上的一篇热帖——《父母说过的最让我泪奔的一句话》。将依据这个蓝本做适当整合,拟请《奋斗》的男女主角佟大为、王珞丹(李小璐)作为天下儿女的代表,张少华、孙海英(朱旭)作为天下父母的代表,在音乐的伴奏下,共同讲述网友写下的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那些感人故事。
儿女、父母分别在现场两个有距离的表演区域,前者背景是繁华都市,后者背景为小城乡村,八目相望,隔空对话。
四位演员讲述完毕之时,埋伏在现场各个角落里的6-8位歌手共同用吉他弹唱演绎那首经典的老歌——《一封家书》。
2,《西单女孩重回西单》——现场演唱+音乐MV
近两年由于网络日趋与现实接轨,曾经一度繁荣的网络歌曲时代几乎一去不返,甚至严格意义上“网络歌手”的概念业已消失殆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硕果仅存的“西单女孩” 受到大批网友的热捧也就不奇怪了。
网络春晚必然要给“西单女孩”一个舞台,但“西单女孩到底怎么用?”,我在网络春晚第一次策划会上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的建议是,让西单女孩从网络春晚现场以音乐MV的方式重回西单。看上去让西单女孩从西单走向网络春晚的舞台似乎更符合某种现实或曰逻辑,但我坚持反其道而行之。谢天谢地,这个创意最后还是被大家认可了。
具体呈现:现场盛装出现的“西单女孩”吉他弹唱她的成名曲之一《天使的翅膀》,待到A1段落唱罢突然起身离场,歌声不断,人走向街头,人流车行,洗尽铅华,换上朴素的服装,沿长安街由东向西直取西单,摄像机跟随拍摄,来到她最初演唱的地方——西单地下通道,再一次以一如当初的样子继续弹唱,此时歌声和音乐也换成地下通道里的同期声……依然有路人漠然视之,也依然有路人慷慨解囊,最终飘落而至的不是纸币,而是一封红色的网络春晚的请柬……录制现场的大屏幕“现场直播”着这一过程,待到全曲结束,舞台上只有“西单女孩”走后留下的一把吧椅和一个话筒架……
3,《相亲相爱一家人》——11位N0后的专业或业余歌手混搭演唱
NO不是NO,而是n-0,类似“70后”、“80后”、“90后”是网络盛传的概念,此前更多的是纠结其中的差异,而在网络春晚上,我的想法是让11位“N0后”同唱一首《相亲相爱一家人》,两层含义:1.和谐;2,11个人是每个人的一生。
1910-1920年出生的人算是“10后”,以此类推,2010年出生的小宝宝也是“10后”,期间每10年找出一位专业或业余的歌手,分别代表一个“0后”;换言之,舞台上11个人年龄跨度是从接近百岁的老人到不足百天的孩子。
现在已经基本确定的演唱者中包括:林妙可(00后)、乔羽(20后)等;更有多位孩子将在元月出生的家长竞相为自己还未谋面的孩子报名。
希望上述三个节目都能顺利在网络春晚上呈现,给观众、网友带去一份感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