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人,必须学会自我安慰,尤其作为一名中国球迷。
遗憾是肯定的,即便没有邵佳一射失的那粒点球,0:0的结果也将令人遗憾。
这不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但肯定也不是一个最坏的结果,至少中国队还活着,何况这支十天前刚刚以3:3逼平泰国队的中国队已经显现出了某种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进步与提高首先缘自于杜伊战术思想的莫大改变。中澳之战,曾经以进攻、进攻、再进攻为己任、被谢亚龙赋予“战神”称号的塞尔维亚人突然变脸——放弃标志性的4-4-2(菱形站位)阵型而祭出更富弹性的4-4-1-1;双后腰最大限度稳固了后防,单前锋也没有让进攻受到太大的削弱;
更重要的是,杜伊充满节制与节奏的进攻告别了以往开局猛攻、前紧后松类似“一锤子买卖”、“顾头不顾腚”的打法,代之以充满务实与理性的审视度势、稳中求变的策略。
可以这样定义:中澳之战,即便中国队的技术含量没有增加,但智慧含量显然有所提升。
正因为杜伊正确的战术部署,专心司职前腰的核心郑智体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坚持了可能坚持的最长的比赛时间;不时利用看似简单的长传攻击对手,节省体能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双后腰配置在很大程度上稳固了防守,澳大利亚人没有任何中路发起阵地进攻的机会;而后发制人的既定战略也格外有的放矢,最后时段的总攻赢得点球几乎一举锁定胜局。
整场比赛中国队场上球员的心态保持得相对平稳,即使长时间的僵局也没有失去足够的耐心,这与往日打不开局面就心浮气躁、头脑发热乃至胡踢八道的中国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从人员使用来看,首发阵容中变化最大的中前场,不论前锋韩鹏、前腰郑智、后腰孙继海还是右边前卫朱挺都各自发挥了作用,包括替补上场的曲波在很短的时间里也最大限度体现了自身的特点和价值。
惟一的败笔来自于对姜宁的委以重任——简单说,杜伊将姜宁安置在主力左边前卫,第一是“指鹿为马”;第二是“揠苗助长”。
与朱挺不同,姜宁在俱乐部、国奥队都极少担任边前卫,此外,作为临时补充进队的姜宁其也不像朱挺那样此前已拥有多场与老大哥们联手出战的实战机会。
配合生疏已是先天不足,杜伊又将其在一个不熟悉的位置上,且还将部分主罚前场任意球的任务交与,比赛中姜宁快速插上的特长只有一次显现,剩下的就是拼命防守,待到下半场全线进攻的时候,体力与脚法的缺欠让姜宁一次次上演了毫不靠谱的传中以及一次次痛苦的抽筋倒地。
在姜宁90分钟碌碌无为的时候,正印左路突击手杜震宇却在替补席上坐了整整90分钟。这样的人员安排无异于自废武功。
或许一名主教练在任何一场中的指挥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杜伊不是神,出错在所难免,只不过在姜宁身上其所犯下的错误似乎并非是那中不可避免的错误,而更像是个低级的错误。
过去了就过去了,毕竟前面还有更关键的4场比赛。请不要将邵佳一视为罪人,也不要感叹运气——别忘了澳大利亚人也错过了必进的单刀、孙继海还逃脱了该得的红牌(即使得到黄牌其下一场也将停赛。)
再见,昆明!即便高原作战对中国队而言属于“歼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好歹还赚了“200”。
只要不是“250”,中国队小组出线就保留着几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