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如果有一天一定要和人PK高音的话,我将力邀我的两个唱歌的哥们出战,一位是水木年华的小缪,一位是和我一起录《胜利属于你》的侯旭。刘欢、孙楠的高音当然是超级水准,但毕竟和两人不太熟,请不动。
不过上场前我还是会叮嘱小缪\小侯,别太较真,别死了都要唱,万一唱不上去就放弃或者就势把话筒伸向观众,将拼命的事交给别人做,至少人多力量大。
《死了都要爱》自从诞生以来唱破了多少只嗓子已经无法统计,总之在KTV,10间房门打开之后差不多应该有5间传出来的是“死了都要爱”。我怀疑当时所有破门而出的人都是打着上厕所、接手机的名义为的是迅速逃离事发现场;如果真出事了,他杀还是自杀还真难以判断。
爱唱歌的人不少,但对音高有概念的人不多,很多人认为只要往死里喊自己就可以征服任何想达到的高音,就好比很多人认为只要玩命爱就一定能得到所有想得到的爱一样。
这种想法很普遍、很朴素,很单纯,当然换一种说法也是很无知、很幼稚、很二百五。
一切皆有可能——翻译成英文就是“那腥一滋姨母泡色薄”,很多人都把这句口号当成人生指南,或许这成就了一部分人但却坑害了一大帮人——怎么就“一切皆有可能”了?很多事情对很多人而言本质上就是仨字——不可能!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最多落一精神可嘉,问题是精神可嘉与精神空虚之间或许就差一口“二锅头”。
帕斯卡说“理智的最后一步就是意识到无数事物是自己力所不及的”;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理智的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无数事物是自己力所不及的”,否则“理智的最后一步”就随时可能成为“人生的最后一步”。
不信是吗?不信您现在就跟着视频一起唱这首《死了都要爱》,友情提示:唱之前最好先做好拨打120的准备。
还是健翔同学在广告里说得好——“很多人都以为我疯了,其实我是嗓子哑了”。
前一篇:遍地是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