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其实“假戏真做”的本质往往是“相见恨晚”
而“相见恨晚”的本质又往往是“命中注定”……
我将努力不把此文写成一篇八卦,也很希望读者不把此文当作一篇八卦;我期待最后我的努力能够实现,希望能够成真。
《暗恋桃花园》——《艳遇》——《孤独的花朵》,巧合?
是的,从高圆圆和夏雨的新闻说起。
通常一对男女之间,只有“爱”是绝对的,衡量的标准几近惟一;“爱情”说不好,“婚姻”则更没谱。
人们经常说“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与之并列的是“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是一个太过笼统的概念——8年是“时间”,8天也是“时间”。因为笼统,所以准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爱可以一天建立;罗马可以在一天之内摧毁,但爱的毁灭肯定无法在一朝一夕完成。
——这是“爱”与“罗马”的区别。
艺人和艺人是不同的,根源在于人和人的不同。我一直觉得在艺人中间存有这样一种人:他(她)们的本性更愿意做普通人,甚至许多的想法也与普通人类似;不论拥有多么大的名气与成就,他(她)们都只不过是在被动面对着所谓的“明星生活”。
人之于某种生活是“主动融入”还是“被动应付”,很多时候取决于最初踏入这种生活所迈出的第一步究竟是“主动地”还是“被动地”——主动的第一步多半意味着随后一个主动的全程;而被动的第一步则刚好相反。
当年年少的高圆圆是在逛街时被星探慧眼发现的,当年年少的夏雨是在玩耍中被姜文一眼相中的;年少有梦,在那两个瞬间,即使两人在分别做着什么梦但肯定不是明星梦。
事实是那两个瞬间改变了他(她)们的生活轨迹并使之最终成为明星,至于这种生活是不是“一心想要的”暂按下不表,可以肯定的是“不曾想到的”。
有一种相似的质朴在两个人身上不约而同清晰可见,类似的相似之处还有很多,比如低调、比如寡言、比如安静中的某种力量……又比如——鲜有绯闻。
至少在演艺圈绯闻的发生是有惯性的;换句话说,如果在一个复杂、浮躁、腐烂的圈子里浸淫多年的一个人,10年之中没有任何绯闻,那么你尽可大体相信:什么时候他(她)有了“绯闻”,什么时候他(她)就有了“真爱”。
说到底“绯闻”不过是一种第三方的描述,“绯闻”与“真爱”的距离永远都在0至+∞之间。
与绝大多数艺人相比,他(她)不那么俗,体现在他(她)们眼中看不见太多追逐名利的那种欲望;当然,他(她)们同时也是矛盾的——必须在内心无法真正拥抱的一种生活中去讨生活。(这种矛盾又很俗很俗,俗得每个人都可能遭遇。)
生活与爱的不同在于:生活可以伪装,而爱很难掩饰。一次看似偶然的“艳遇”只不过做了一道“合并同类项”的题。
人寻找真爱,其实是在找寻“同类”。
“假戏真做”?呵呵,不,“假戏真做”的本质往往是“相见恨晚”;而“相见恨晚”的本质又往往是“命中注定”……
故事在继续,结尾N种可能。我敢确信的是,这断不是一次当事人参与其中的炒做;我不敢确信的是,如果是一份真爱在意外曝光之后是否还能选择坚持。
幸与不幸很多时候取决于能否坚持到底;有趣与无趣、可爱与可悲也是如此。
“如果夏雨和袁泉走到了尽头,我们还能相信哪一段恋情?”——贴吧里粉丝们已发出近乎绝望的哀叹;
要我说答案很简单:“下一段。”
——阳光灿烂的日子,踩着17岁的单车,艳遇……
雨,天上飘落;泉,地下涌出;按说这样的背道而驰无需要用8年的时间定义;
至于圆——也许本就是圆,相离而不孤单。
不是每一桩有关明星“爱”的故事都可以给普通男女以追求爱的启示,圆雨恋也许可以做到——他(她)们原本就像是普通人中选派出来打入明星内部的“卧底”……
前一篇:我和北京奥运会火炬的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