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我不想将中国女青的这场胜利仅仅当作一场足球比赛的胜利——因为下一次再遇到美国队的时候胜利的结果也许就会远离;
我更愿意将中国女青的这场胜利当作一场挑战自我的胜利——因为这恰是中国女足运动谋求重新崛起所赖以为战的精神动力!
在这样一个莫斯科的夜晚、北京的凌晨,如果您目睹了中国青年女足艰难击败美国队的全过程,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和我一样深深沉浸在那一份浓浓的感动之中。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年轻的中国女足球员们在强大的美国队几乎长达120分钟持续不断的压迫之下,用难以置信的顽强斗志殊死抵抗,最终取得了看上去不可能取得的一场伟大的胜利。
是的,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其伟大之处不在于中国青年女足踢出了多么高的水平,也不在于中国青年女足借此打进了世青赛的决赛,而是在于中国青年女足的队员们所展示出的一种——“伟大的精神”!
1999年,鼎盛时期的中国女足在女足世界杯决赛中点球败在美国队的脚下,留下无尽遗憾并从此让中国女足运动跌落漫长的低谷;
7年之后,中国青年女足在世青赛半决赛中同样以点球击败了美国女足,相比于前辈,即使在技战水平上尚未实现超越,但年轻的姑娘们无疑表现出了一份更加的坚韧不屈和永不放弃。
马晓旭,过去42天时间里第10次代表中国女足出战,拖着疲惫的身心踢满了整整120分钟的比赛,她以精神领袖的样子出现,在莫斯科火车头体育场里中国留学生《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一次次勇而无畏、契而不舍的奔跑、拼抢,带动并激发着身边所有的队友,最终让一个团结无比的集体呈现在人们眼前。
从场面上看,也许各项技术统计均占尽优势的美国人更有理由成为比赛的胜利者,那么,我只能说,上帝被感动了——被以马晓旭为代表的中国青年女足球员们一拼到底乃至舍身忘死的精神意志感动了。
许多的场面将长久地留在我的脑海之中——比如上半场33分钟,30秒钟时间里,中国青年女足先后有四名球员连续实施倒地铲球;比如加时赛25分钟,同样的30秒钟时间里,中国青年女足先后有四名球员连续抽筋倒地……这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在挑战对手,这更像是在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令人震撼!
与足球场上常见的“运气”有所不同,今天中国青年女足的“运气”不是等来的,而是拼来的。120分钟美国姑娘错失了太多的进球机会,有的如同鬼使神差;即使在点球大战中,马晓旭关键一球的射失也一度让中国青年女足走在死亡的边缘,只是美国姑娘最后一刻还是被上帝抛弃了……
胜负永远都只是暂时的,惟有精神可以永恒。
马晓旭已经开始了——开始肩负起振兴中国女足的重任;人们希望从这场比赛开始,翁新芝、岳敏、庄然、娄晓旭、张伟、张卫双等中国青年女足的队员,也能为此而时刻准备着。
事实上,作为旁观者是否能够记住这样的一个凌晨里发生的一切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马晓旭们能牢牢记住——记住自己这场艰难而伟大的胜利究竟是凭借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并努力将这种精神再现于未来每一场投身的战斗中。
这也是中国女足运动若想重现昔日辉煌所必须仰仗的资本。(完)
点击返回:董路博客
前一篇:“两”张照片
后一篇:就是追尾也万不能追卡车的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