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
1。也许葡萄牙1/4决赛120分钟大战英格兰消耗了太多的体力。多数球员感觉身体较为疲惫。
2。法国队真正的威胁是快速反击。当前场形成3打3或者3打4的时候,其局部或个体能力的相对突出便更容易形成某种优势。亨利的点球就是这样造成的。
3。如果这场比赛葡萄牙输了,裁判又将成为焦点。小小罗的摔倒有萨尼奥尔手上动作的作用。也许裁判认为即便对方不干扰,小小罗也难以抢到那个点吧。
4。总体上是个比较沉闷的45分钟。如果不是有人嘘小小罗,球场就更安静了。针掉在地上都可能听见。
5。下半场看体能了。如果法国队再进一个球。建议比赛可以提前结束了。呵呵。
下半场——
1。法国队越来越像1982年的意大利队了。以稳固的防守作为资本,耐心等待对手犯错误,只要进球领先就距离胜利不远了。
2。葡萄牙人尽力了,最后时刻门将都参与到了角球进攻中。但他们和法国队的区别在于:法国人有能力追求实现1:0主义,而葡萄牙人进球实在太难了。最多可以实现的是0:0主义。
3。当特雷泽盖安静地呆在替补席上,阿内尔卡和久利安静地呆在家中的时候,葡萄牙人连第二前锋的人员都难以确定。无米之炊,斯科拉里已经算是创造了奇迹。
4。葡萄牙人中路进攻被马克莱莱、维埃拉阻拦,边路传中中路没有包抄抢点,当C罗和菲戈随着体能下降个人带球突破威力下降之后,葡萄牙人在稳如泰山的法国防线面前,进攻失去了全部有效的途径。
5。当“1982年的意大利”在决赛中与2006年的意大利相遇的时候,谁先发起进攻成为了最大的悬念。多梅内克会汲取德国人的教训,不可能落入里皮的消耗战圈套,如果里皮依然坚持对德策略的话,那么决赛开局的沉闷将成为必然。
6。还好。我们还能有机会看到时隔8年之后齐达内又一次向世界杯冠军发起冲击的样子。
7。赛前一个哥们预测法国必胜葡萄牙。理由是:普法教育——葡(普),法(国)教育。今天的法国确实给葡萄牙上了一堂生动的防守反击一课。
8。关键时刻巴特兹使用了排球比赛中接一传的动作,且有“连击”的嫌疑。可惜菲戈拒收了这份礼物。
9。四天之后,冠军产生——要么是意大利的第4次,要么就是法国的第2次。至少在世界杯的赛场上,王侯将相还是有种也。
前一篇:战斗即将结束 准备打扫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