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击发驳壳枪 |
本文的眼:
如同一颗定心丸
短时间内博客似乎并不存在
“夭折的危险”……
不久前新浪名人博客上一场硝烟弥漫的网络战争,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结局落幕——白烨首先关博而去,接下来高晓松也步其后尘,消失得无影无踪;至于韩寒,尽管“我自岿然不动”,却也丝毫没有胜利者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正当“高韩之争”如火如荼之时,新浪博客接到了“行业上级指令”——主页上所有与网战有关的专题、帖子在一个中午悉数撤掉,这预示着博客的“过度自由”已经引起了相关管理部门的注意,也一度令新浪噤若寒蝉。
不过就在那个时间段,人民网突然启动了博客,这如同给了所有开通博客的门户网站吃了一颗定心丸——看上去,短时间内博客并不存在夭折的“生命危险”。
新浪一边极力规避着类似“高韩之争”等过于敏感的争议话题,一边继续加大着自我发展的力度——新浪博客的主页上,“注册博客赢手机大奖活动”正在大力推广之中。
从去年10月新浪开通博客至今已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正常情况下,再新鲜的事物也似乎应该到了势头减缓的阶段,但新浪名人博客依然持续火爆,据悉,其博客频道主页的浏览量与日俱增,已经冲到了整个网站所有频道浏览量的前几位。
可以肯定的是,已经有为数不少的新浪博客的关注者逐渐失去了继续关注的兴趣,但与此同时,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大批的后来者也不断地闻讯而来——中国1.1亿网民是一个无比庞大的群体,“博客”的概念毕竟刚刚普及开来,形成眼下“新来的人”总要比“离开的人”更多的格局,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越来越多的“草根博客”跻身“新浪百万博客俱乐部”,自己的照片与徐静蕾、韩寒、李冰冰这样的名人的照片一同悬挂在类似光荣榜的页面上,对于草根而言显然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同时也鞭策着更多渴望借助博客成名的人将写博进行到底。
前一阶段热炒的“博客广告”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尽管新浪为此先后召开了多次内部研讨会,甚至还与开博客的各路人士就广告事宜有过试探性的沟通,但截至目前形势依然如同死水微澜。
有一种说法是,新浪在观测中等待着其他博客网站的行动,一旦有同类网站大面积出现了博客广告,让写博、看博的人渐渐接受了博客上登载广告属于“天经地义”,则新浪名人博客势必将强烈跟进。
不过,有的名人已经等不及了,近期徐静蕾、潘石屹、郑渊洁等已经先后出版了自己的“博客书”,其中“含蓄点的”只是在自己博客上有节制地发了发相关的消息,而“不那么含蓄的”则动用一切力量说服新浪博客为自己出书做着大张旗鼓的宣传攻势。
由于有此前竞争对手大肆挖墙脚的事件爆出,加之时至今日也未与开通博客的名人签署版权协议,因此对于一些名人提出的诸多要求,新浪博客也只能言听计从以免惹恼对方,造成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转投他门的“恐怖结局”。
感觉上新浪名人博客已经进入到一个十分微妙的时期,红火的表面掩盖不了那些潜在的矛盾,博客的商业化如何展开?与名人博客的版权归属、利益分配的原则如何制定?过度自由化的写作潮流如何加以限制以确保拥有更高的安全系数?等等,一系列棘手而又关键的问题,都摆放在桌面上等待着新浪高层的拍板定夺。
注:本文为本期《北京青年周刊》“博客观察”专栏文章
前一篇:十二生肖足球队de故事 (5)
后一篇:不能做到的与不想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