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越简单越快乐,
所以有人笑逐颜开;
越思考越沉重,
所以有人郁郁寡欢……
现在是2005年12月21日1:00——午后,非凌晨。
徐静蕾在“发疯”,这不是我说的,是她自己写的;李冰冰在“巅峰”,这是我说的,事实也是如此。
评论一件事情总要比实做一件事情简单得多——做一件事情需要能力,评论一件事情基本上有张嘴就可以了。
比如,一个踢球只踢到大学校队的姓董的家伙,后来居然成为了一名足球评论员;不过,说起来这还不算最不靠谱的——一个年轻时只打过水球的名叫阿维兰热的巴西人,后来还作为国际足联的主席统治国际足坛长达数十年之久呢!
铺垫了两个自然段,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恐怕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写博客上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了,于是便突发奇想:随着博客的日渐红火,一个新的行业—— “博客评论”会不会应运而生呢?
就像是业已存在的“电影评论”、“音乐评论”、“财经评论”、“时政评论”抑或“足球评论”、“篮球评论”等等;
倘若不久的将来“博客评论”真的会浮出水面 ,那我现在就打算趁多数人不备率先在这方面下下功夫了,即便先下手不一定为强,但总有更多一点的希望让受众留下几分先入为主的印象。
对吧?好的,那么,开始——
今天中午,打开新浪第一博徐静蕾小姐的博客,映入眼帘的其最新更新的一篇博题目是—— 《失眠发疯中……》 ,全文算上标题一共24行,且每一行从一个字到18个字不等,有点“24行诗”的味道。文章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没意思——因为失眠,所以发疯;因为发疯,所以没劲;因为没劲,所以忧郁,因为忧郁,所以失眠……
徐氏“24行诗”的最后写道:“怎么突然觉得写拍电影儿那么没意思啊!”。老徐是“突然觉得”,人们是“觉得突然”,请注意,这是目前被许多人公认为——中国大陆最有思想的年轻导演,在一个异乡午夜里的一句内心独白……
接下来点击了新浪第二博李冰冰小姐的博客,最新更新的一篇博题目是—— 《我怎把他的名字给忘了》 ,1000字,配有两张照片,重要的还有贯穿其中的18个表情!全文讲述的其实就是其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过程中,与三名机场工作人员兼粉丝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照片上的李冰冰是快乐的,文字中的李冰冰也是快乐的,她没有因失眠而发疯,却因逢缘而巅峰——连续32天的连续拼“博”,这位李老大的博客俨然已经处于一种巅峰状态。
徐静蕾是美女,同时也是公认的才女;李冰冰也是美女,却极少有人说她是才女;李冰冰写博客就是在告诉人们一名美女每一天的生活,而徐静蕾写博客却似乎是在努力要告诉人们一名“美女+才女”每一天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无数人也在无比期待着看到一名“美女+才女”每一天的思想;生活人人都有,随处可见,然而思想呢?
《失眠发疯中……》的点击数是1万7
;而《我怎把他的名字给忘了》的点击数是7万1
;这一天,“思想”败给“写意”。
越简单越快乐,所以李冰冰笑逐颜开,走笔流畅;越思考越沉重,所以徐静蕾郁郁寡欢,下笔艰难。同样的名人博客中,类似比较典型的反差还有潘石屹VS郑渊洁——当前者在撰文探讨GDP和WTO等严肃课题的时候,后者却在把自己给别人签名以及和名人吃饭的图文,自得其乐不停地上传着……
我不想比较也无力比较这两种状态甚至两种本质的孰好孰不好,我只能描述一个现实并且判断一下这两种状态以及两种本质在写博客上的前景——比如,郑渊洁博客的点击率已经后来居上超过了潘石屹,而尽管目前李冰冰博客180万的点击率与徐静蕾的347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如果前者继续快乐地写意,后者继续沉重地思想的话——
那么,打个赌吧:虽然我自己更欣赏老徐的文字和思想,但在未来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新浪博客中第一个点击率超过1000万的人,我赌是——李冰冰!
我的理论依据是: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博客一思考,点击就见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友评论选登
泉水丁冬:人类老是处于思索状态不免会觉得累,所以大部分的时候还是需要简单的快乐;但简单的快乐一旦太持久,又难免觉得乏味和喧闹,需要停下来思考。
总而言之,人离不了生活的简单,也离不了思考的复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