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学作品 |
楼顶上的歌手
一个在极度压抑下浪漫的故事
冯骥才
六
三年后一天晚上,我到不远的“三角地”那边的地震棚去看一个朋友,聊天聊得太长,回来已经挺晚。街上很黑,也很静。秋叶清新的气息呼吸起来很舒畅。走着走着,后边传来一阵歌声,像风一般吹到我的背上。我立即被热哄哄地感动起来。这歌是那时候传唱最广的《祝酒歌》。欢悦里边含着很深的苦涩和伤感,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然而我不只是为这支歌而感动。更让我惊喜的发觉——哎呀,不正是那失踪已久又期待已久的歌手的声音吗?真的会是他吗?
我扭过头,只见唱歌那人骑着车,从街心远处一路而来,歌声随之愈来愈近。
可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又不能立即确定这就是那歌手的声音。因为我听过他的歌是没有歌词的,现在却唱着歌词。这声音听起来就有点似是而非了。就在犹疑之间,唱歌的人骑车从我身边擦肩而过。这一瞬,我看清楚了他,一个中年男人,头发向后飘着,瘦削的脸上线条清晰,眉毛很深,他唱得很动情,神情完全投入到歌里边去了。可是我从来没见过他呀。反倒是愈看清楚他,愈不能断定了。跟着他已经跑到我前面十几米远,马上就要走掉,我心一急,一举手,待要招呼住他,却忽然控制住自己。如果他不是那歌手,不是会很尴尬,而且更失落吗?世上的事,有时模糊比弄清楚更好。希望不总是在模糊中么?於是我佇立街心,目光穿过黑夜,跟着他的身影与歌声一同远去,直到消失在深邃的夜色里,我却还在下意识和茫然地举着一只空手。
2007.8.22.初稿京西
2007.11.3.二稿津门
2007.11.11.定稿
注:文章发表在今年第一期《收获》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