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墨诗文画展 |
分类: 绘画新闻 |
金陵公益画展圆满成功,东南大学专题讲座精彩而热烈,与绘画艺术界人士座谈赢得赞赏,寻访浙江古镇南洵收获颇丰,四本新作赠与江南友人……短短几天,冯骥才将自己在文学、绘画、民间文化保护三个领域的最新成果留在了古都南京——
冯骥才:我是十月
本报记者高丽
“我把完整的自己带到了南京”。说这话时,冯骥才很是幽默。事实也是如此。绘画方面,南京举行的公益画展展出的42幅绘画与书法作品,是冯骥才最近一段时期的创作成果展示,每一幅都是他的心爱之作;文学方面,展览中陈列的160多种不同版本的文学作品,显示出文坛名家的深厚功力,同时这一次来到南京,冯骥才还特别为友人带来了四本最新作品集《文人画宣言》、《灵魂不能下跪》、《年画手记》、《人类的敦煌》;在民间文化保护方面,此次公益画展义卖画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筹集资金。一介书生,为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惜卖掉画作,大学生们热爱他,专业人士赞赏他,社会各界支持他,一名艺术家的社会价值与精神追求得到了肯定与支持。
金陵公益画展收到了预期效果,200万筹款汇入冯骥才民间艺术基金会,对于资金匮乏的民间文化抢救无疑是个好消息。“我们受益文化母亲,母亲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回报她。”在为东南大学的学生们讲座时,冯骥才的一席话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讲座前,学生们就早早在讲堂内期待了,很多没有座位的同学都围着走道和两边的门口有序地坐在了地上,他们都准备了很多的问题,讲座中台下的小纸条不断被递到讲台上,冯骥才一一解答。他讲,民间文化抢救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关注与参与,大学生们应该珍惜校园时光,多读书、读经典,到各地走一走,更多了解民族文化,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民族文化的根脉。
绘画艺术界人士对此次公益画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冯骥才创作的“心中十二月”,借景寄情,传递出的是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境界,他说自己现在就好比十月,大自然的一切努力是为了秋天的收获。其实,也只有珍惜时光努力耕耘的人,才会收获灿烂的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