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骥才金陵公益画展(《今晚报》2007年6月18日报道)

(2007-06-20 15:18:48)
标签:

水墨诗文画展

分类: 绘画新闻
 再卖画用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金陵公益画展入账200万
冯骥才:心爱之作难以割舍
 

    本报南京今日电(记者高丽)从正在南京举办的“水墨诗文·冯骥才金陵公益画展”上获悉,画展共展出42幅作品,其中28幅供南京出售的画作全部有了买主,共筹得200万元注入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用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很多观众评价这是他们从未见到的一个画展,所有展出的画上都贴上了“已售出”的标签,一些买家因为迟来一步只好空手而归。

    冯骥才曾在北京、天津举办过书画义卖,对于这次选择在江苏义卖书画作品,他讲,江苏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申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报得最多,江苏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密集,其代表的江南文化精致精美。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画标价不低,低的有5万元,高的则达18万元。每平方尺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此次画展吸引了很多喜爱收藏文人画的买家,但很多闻讯赶过来想买画的藏家却发现,已经无画可买。在展出的画作中,《心中的十二月》尤为人称道,此画为12幅小品式作品构成,每幅画表现一个月特有的景象,实则呈现了人生过程中所追求的种种境界。冯骥才的这幅“心爱之作”刚一完成便被山东的一位藏家相中,出了120万元的高价相求。意想不到的是,随后又有几位藏家出了更高的价,但因为已答应第一位藏家,没有再调整。此画来南京仅作展示,并不在南京卖画之列。

    谈及卖画救遗产是否是“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冯骥才强调:“我是一个书生,我没有别的方式,我不能做买卖,也不会做买卖,我没有别的地方能谋到钱,可以讲卖画是我唯一的办法,我没有别的办法。有人讲这是不是作秀,作秀和不作秀关键看你做的什么,如果你赚来的钱没有做保护的工作,那就是作秀,如果你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别人说你作不作秀,对我来讲没有什么意义。”

    早在公益画展开幕前,很多机构抢先下了订单。南京爱涛艺术中心一下认购了50万元的作品,即将在苏州义卖的《心中十二月》已有四五家单位在争夺,有的出价比标价120万元高出不少,但冯骥才还是将画卖给第一个下订单的人。他说:“我平时在各地举办不少画展,向我买画的人也不少。但我很少卖画。我的画,画的都是内心的感受,卖了还真有点舍不得。尤其这批作品是近一两年的精品,拿走后,真有点家徒四壁的失落感。但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我只好割舍了。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唤起更多人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爱,让更多的文化精髓能保留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