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爱女小札 |
BLOG的草稿箱里已经堆了好多不成篇幅的文字。
想找机会恶补一下她的成长记录,无奈一下子让我回想过去一年,特别是详细到每个月份,真的是难为S我了。
很佩服也很羡慕那些一直坚持为宝宝记日记的妈妈们。
每年开始“芒种”的时候,恰是巧巧的生日,比较有意思,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日都赶在节气上。
去年的昨天(6月11日)是端午节,也是我原先的预产期,因此,巧巧的大名里有个“楚”字,多少是和端午啊屈原啊《楚辞》啊,有些关系:)
回到正题上来吧。
初生:0岁
先上PP吧,特别是巧巧最早的照片是她才刚出生2天,我的同事来病房探望的时候给她拍的。
眼线很长,正因如此,虽然一直到现在巧巧的眼睛还没完全变成跟我和她爸爸一样的大双眼皮,但我依然坚信,她将来也一定是个双眼皮的大眼睛美女,西西。
巧巧出生的时候,身长50公分,体重6斤6两,很标准的体重。头发又黑又浓密,这在整个产科里都很出众。几乎每个见到她的人都会感叹一番:“这孩子的头发可真好。”
巧巧爱睡,很少睁眼,但是眼睛睁开的时候,瞳人很大很黑,特别有神。
巧巧不太爱哭,夜里也很少哭闹,还没出月子就能睡很长时间的觉。即便是因为饿了、拉了等原因哭了,一哄上马上就会安静下来,她的哭声细细的一听就是个小女孩的声音,听了总让我觉得心疼。
最最令人称奇的是,巧巧出生第2天就会吐字“说话”了,特别是在给她喂奶她吃不到着急的时候,她会大声的喊叫“妈、妈”,很清楚的“妈妈”,不是那种无意识的唠叨“么么么么么~”,那意思仿佛是在跟我提意见:)还有,就在她饿的时候,她会一边哭着,一边喊着清清楚楚的“奶、奶”,要是急的特别厉害了,还会冒出“哎呀”这样的字眼——这在当时的产科里,也是被津津乐道的,当时一提有个会喊妈的孩子没有不知道那就是是14床的巧巧。
因为生巧巧的时候,我的膀胱被误伤了,算是一次医疗事故。为了治疗这生孩子之外的伤口,我又在医院里多住了十来天,(这期间,我送走了4批生孩子的妈妈,呵呵),所以,巧巧一出生就和我在医院住了16天,陪我在医院坐了半个月子。
记得住院的那些天,我的心情不是特好——每天休息不好,喂巧巧吃奶也不是很上道,另外,医院对我进行手术的失误还未给予满意的回复......太多问题烦扰着我。
每天,我都要被推去做伤口理疗和相关检查,一走就是1个多小时,每次理疗或检查回来都有同病房的其他妈妈跟我学说:巧巧刚哭半天了,孩子饿了。再看看小床里,已经被护士阿姨抱去喂过奶、已经吃饱安睡的小家伙,我心里那个酸啊......
反正,巧巧出院的时候,体重比刚出生少了半斤,按理说,即便是抽了水膘,孩子出生都过去半个月了,她的体重也应该长上来才对:(为此,医院的护士大夫不止一次跟我说,要加油了,孩子体重现在应该长的最快的时候了。
出院回家的那天是巧巧奶奶的生日——正好是夏至(有是一个节气),那天气温是北京入夏后第一个高温——38度。
前一篇:一个“伪”球迷的世界杯开幕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