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送出去-深圳精神健康值得关注
(2010-04-11 21:28:44)
标签:
女性成长生命教育桃花源精神健康时代国学精神荒原教育 |
分类: 社会文化观察 |
我大弟是30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去年病情趋于复杂化,常让我心痛难抑,更加关注人类的精神健康问题,尤其当我看到最近网络上很受欢迎的视频“你脑内的两个世界”后,就不断跟关心自己生命成长的人分享,一则让我们认识左右脑差异,对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的重要性,二也作为灵性教育的入门砖,明白我们时时可以进入桃花源状态,充满了平和、慈悲。
此时正好看到一则新闻道:几年前,深圳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组,对深圳全市户籍登记系统进行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结果让人咋舌,深圳居民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21.19%,也就是说,深圳5个人中就有1个人有精神疾病,这个结果是10年前患病率的4.4倍!
这个“几年前”指的是2005年,逻辑上看,近两年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跟天灾频传带给人的精神压力,只会让患病率有增无减,所以深圳乃至于广东省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事,确实值得我们关注。
广义的精神病患是包含了抑郁、焦虑、强迫等身心症状在内,除了有遗传基因(或可称之为灵体基因)外,就是受制于所处环境文化,大范围说,人类物欲横流是导致精神健康失衡的主要原因,而我们社会又因为普遍缺乏精神生活依归,如宗教或社团,使得个人生命困惑、心灵空虚,很难找到相应的力量依附、安顿,进而觉醒,甚至体现自我价值,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优质公民。长此以往,社会安定问题不可小觑。
再缩小看,深圳正是精神荒原的极型,一方面庞大的非户籍人口没有家庭系统作支撑,焦虑、挫折无所安顿,迷醉在酒吧夜生活又带来更深的虚无和其他后遗症;另方面,社会治安不佳,影响人与人间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自会陷入恐惧、猜疑,加上焦郁情绪无处抒发,确实是很容易让人精神崩溃的,有些身心灵学习课程在那边疯卖,恰反应出市场需求若渴,能不正视吗?
而且据了解,所调查出来的精神病患性别比是女性超过了男性,这跟情商问题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女性成长”是我大声疾呼的社会议题,如果女性提高情商,懂得精神、情感独立,不是依赖男人爱她、孩子有出息才能给她幸福和安全感的话,就不会有受害情结,也才有平稳情绪经营自己的生活,那么对伴侣,对孩子,都是很重要的稳定力量。
至于政策上若想有所为的话更简单,就是把很多喊口号、搞教条宣传的经费,拿来好好做几档电视栏目,包括中国文化与婚姻关系、如何为人父母、认识儿童心理、性文化教育、家庭人文生活、时代国学、智能饮食、亲近大自然等等,真正请到人文素养佳并长期从事社会关怀工作的人策划执行,以及很多先进国家可供我们学习的纪录片素材和节目。
这些花的钱很有限,却可以改变社会风气,让人人在生活中添入一些精神生活智慧。果真如此,可先拯救一群自觉力较高,或处于情感困扰、精神空虚,急需要抚慰力量的人,让他们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从而造福全家,再影响到周遭人,必定可以预防许多悲剧的发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