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行动-企业老板心慌员工了
(2009-11-24 11:48:59)
标签:
午餐充电办公室政治不抱怨的世界锻炼心性企业文化生命成长教育 |
分类: 社会文化观察 |
金秋回台湾探亲,竟不约而同受邀于两位友人安排的“企业午餐充电讲座”,这个名词是我发明的,因为现代人普遍生活得太贫乏了,工作跟游乐而已,但一般人对工作认知止于维生,绝少看到个人价值以及心生感恩,游乐方面又多追求感官满足,最终就在压力和空虚中打转,严重处于内耗状态。就如我返上海后,一位企业老板也跟我形容:员工进公司感觉都是闭着眼睛没精打采的。
然而,人力素质是企业最主要的资产,若都像上述那样,当然对公司经营氛围和效益会大有影响,老板心慌员工再如此下去,绝对妨碍企业永续经营,于是利用午间或周末安排点人文小课,提高员工的心智能力,看来将成为眼下发展的新趋势,就不仅仅是过去那种功利目的式的专业技术学习了。
这是一个好现象,记得在我们乐活家族读心书会里,交流分享《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时,我发现大家的抱怨多集中在“办公室政治”方面,一个充满利害关系的环境,包括对领导、对同事、对属下、对客户等等,然后又把这种情绪带回家,波及到最亲密的家人,第二天沮丧地进办公室,再掉入恶性循环。
加上现在就业变数很多,随着大小环境起起落落,不安全感也加深了大家内在的忧患意识,有忙着考证作为“备胎”用的,或者做点小投资的,或者抓紧升迁机会的,都起源于内心不平安所致,但不安的源头又是怎么产生的,就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想明白了。
我们从小跟着大人、社会的价值观指令,一路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很少静下心来感受自己适合什么、要什么,因此,既没有认识生命意义的机会,也没有锻炼心性、独立思考的能力,盲从的结果自然迷失自己,一旦环境变动,就没了方向,只能拼命自我保护,越是这样,越跟周遭树敌,人就时刻处于紧绷状态,挺不过的,便自暴自弃一日混一日。
那么最终就回到检视我们的价值观出了哪些问题?而且就从反思自己着手,例如“我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的金钱观和幸福感之间有关系吗?”、“我为什么对老公不信任?”、“我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应该做些什么?”……,一层层厘清自己的所思所为后,人的修养境界就提升了,这才有身心安顿,才有乐观积极的动力,以及绝佳的创造力,这不正是老板所企望的员工素质吗?个人也容易看到自己工作外的个体价值,甚至懂得感恩工作带给我们生命成长。
我们过去常听到“企业文化”,管理课上也口沫横飞不少理论、噱头,但我发觉只要讲师、老板、管理阶层不在修(正)行(为)道上,随时虚心地反观自己的,大都沦于空谈,对听讲者也毫无助益可言,而且不免还是掉进名利的怪圈里,只想投机捞把而已。
今天老板心慌员工,尽管还是着眼在企业经营绩效上,但势必得把员工当成家族子弟般给予心智提升教育。像“企业午餐充电讲座”这种人文小课,其日积月累的功夫“道”,远远超过EMBA的专业“术”,因为相信谁都同意:员工资质好又有向心力才是千金不换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