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乐活-《可以这样乐活》-连载 第二章(15)
(2008-07-16 09:10:45)
标签:
农作商业周刊乐活族特色商业美国杂谈 |
显然这不会只是个理想。事实上,按照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ly)的估算,仅仅把美国市场上跟乐活概念有关的产品统计在一起,就至少有4
500亿美元容量的新兴消费市场,每年并将以保守的增长速度10%扩展市场。此外,由他们所评选的“十家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排行榜揭晓时,一般人都大吃一惊:苹果电脑、丰田汽车、宝洁……这些不都是最简单设计的支持者,主张不繁复、不花哨吗?同时,美国的自然营销研究所每年都会定期发布乐活消费研究报告,而《乐活商业词典》则为与乐活相关的企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乐活已经深入到全球化经济的每一个毛细血管里,设计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得想一想,我用的材料是不是够‘绿色’,生产流程会不会造成污染。不过整个设计界的反应似乎还不够快,我们算刚刚进入乐活生活的婴儿阶段而已。”这是乐活商业主管圭叶娜·罗杰斯对当下乐活设计的总结。而日本乐活设计产品展示会,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亚洲地区已经反响热烈。
看来乐活经济的相关链接会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台湾的《商业周刊》在2008年开年一期的封面上就用“高油价、高粮价的双高时代来临”的标题震撼读者,指出国际两家知名投资公司之一摩根士丹利说,七年后玉米、黄豆粮仓将空,高盛则预测今年年底油价会再涨46%。《商业周刊》粗算过,汽油每涨一美元,就等于花费一个家庭1
622台币(人民币近400元),所以无论如何能源不该再继续消耗下去,土地农作必须回归基本。为生活“减肥”的呼吁,就是要走向节能、省粮的简单日子,为此首先得让乐活人文登场,乐活经济才能有它活络发展的新模式出现。
这两年,已陆陆续续听到各方人马都在找地方,想要创建养生基地,里面包含有身心灵学习课程、有机农作市场化、自然疗法,甚至还有幼儿到小学的生态教育学习体系,再根据每一个基地的地貌与风土发展特色商业,例如有的是传统织布或者老奶奶的原味美食等。前面曾提到的乐活村就是一个典型。
试想,从乐活人文到乐活经济一条龙,不仅消费导向自然会走向节能和省粮(不大吃大喝)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人们的身心健康也跟着上一个台阶。到时候,医疗成本当然就大幅度地节省下来,药品污染也跟着大大减少,真是说不完的良性循环啊!
所以,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多年来默默耕耘,或是新近才出现的乐活人文与乐活经济相关机构和企业,我称之为乐活专柜,其中有营利的,也有非营利的,但都是在切实地从事乐活行动。当我们都能做倾向性消费或参与的时候,才能真正健全乐活供应市场,完善乐活族的生活机制,有助于日后更加方便和实惠,并陆续发掘更好的资源,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