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华文化易经天道教育 |
分类: 生命感悟 |
这次震灾的赈济过程,都让大家感动于原来有爱心的人真多,换言之,“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理,只是我们多彼此冷漠、猜疑太久了。便回想到简体字,竟然简化到“爱”里面的“心”没有了,“亲”也不“见”了,找回繁体字的“愛”和“親”,才拾到了那种“親愛”的温暖感觉。有人开玩笑说再看以前怎会不穷呢?工厂里都被搬空了嘛!而繁体的“廠”,则丰实又敞亮亮的。仿佛冥冥中,一场文字变革,意喻了一种情境,而我们那时似乎也不自觉地跟着走。
这下子都明白了,要如何向我们的老祖先们赞叹啊!从心里油然而生的爱,眼睛看出去的都是美,唯“情人眼里出西施”多只是狭隘的感官觉受,原应该是一种自身光能并发,对万物众生都充满了慈悲心,全无期待对方反馈的爱哪!这在我们现代人一般爱情或亲情里多很难看得到,因为总是有所图、有所求,图对方给他(她)幸福,求对方光耀门楣不是吗?
而现实生活里,大家忙得相互都见不着,总是心浮气躁,根本没时间没情绪交心,“忙”代表“心亡”,不又是老祖宗的大智慧在提醒我们吗?因此光是从字面上去看古人那种闲云野鹤、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状态,竟然能体会那么深刻,谁能说他们不是天纵英明,老天爷特别送给我们的指路人哪!
换句话说,补修中华文化学习,是我们当今社会每个人要自觉的,寻找进修渠道,但若想依赖媒体明智传播就完了,光看我凡是属于“经世济民”的感悟博文绝少被高推,就知道大家只有靠自己用心挖宝啦!哈哈!反正修行在个人,佛家清楚告知:个人业,个人了!再亲再爱,谁也担不了谁的,因果自去教化人!集体共业,则自然有大考验要同体承担。
此外,易经里也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多明白啊!而道家的道是“天道”,老子所谓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意指行为顺从“天道”,就会得道多助,否则是自取灭亡,和俗语“多行不义必自毙”,也都是映照因果论的说法,我们还能不识因果瞎造孽吗?
反过来顺应天道,光扬本真,一个人心性的至善至美就自然呈现,说真的,我们中国人何其有幸,老祖先早就给了我们一套套的宝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哪!我们还不赶快拾起来,去读懂其中的大爱无言,就不会每天绕在男欢女爱穷耗神,而是更明白如何建立彼此的灵性关系,同时也能知晓亲情不等同于牵挂或期待,而是相亲相爱的助缘,才有关系健康的天伦之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