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汶川震灾心灵平安加拿大教育 |
分类: 社会文化观察 |
已经有人在谈捐款文化了,意味着我们心里幽微难明的“金钱结”又开始作祟了。汶川震灾如果因此而能够宽慰罹难者在天之灵,以及生还亲人的心灵平安,我想每个人除了发心捐款外,是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或者日常生活行为上,更多地为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生民做些事呢?
例如,减少浪费,用水、用电、用纸、用餐都只取够用就可以了,因我平常观察八成都市人遇到公用资源时,浪费程度令人乍舌,我们是否今后互相提醒:自来水别让它哗啦哗啦地流,电不用时随时关掉,用任何纸张都想到需要砍树,餐食过多就表示有一两人正在挨饿。这些不是危言耸听或矫情,而是地球村已经经不起村民的无度消耗了,地震只是灾难环节之一而已,我们惟有集体行动才能缓解。
上述行动绝不是靠我这篇小小博文就能立竿见影的,而是在传播工作岗位上的人,不仅仅拼命播报灾情或呼吁捐款,一窝蜂地把镜头、笔锋等传播资源,全消耗在感性的情节上,要能够认真地看到问题症结在哪里,而有智慧地进行更大效益的工作价值,因为大家很快会忘了这个“旧闻”,然后又去追逐其他的新闻了。我常想每个媒体人是否懂得看重自己的工作,究竟是把受播者带向一个会独立思考的方向,还是拼命喂养一些无益的讯息?
当然,更上者就是做决策的人了,大权在握而悲悯苍生者,别说今生福报用不完,还泽及众生与后代子子孙孙哪!我们社会不讲究因果,大部分人没机会反思“凡事不是偶然的”这句箴言。我们从汉唐以后积弱不振,眼看着大中华世纪又临门了,我们只需要慈悲虚怀地相互友善,才不会来不及轮回,就再度陷入苦境。而上位者,往往是被赋予天命之人,果能有“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泪下”的慈心,也不忘修行己身大智慧,清楚名利与善业间的取舍之道,则青史、功业是代代纪念,不枉此生矣!
细看灾乱较少地区,如加拿大,幅员如此辽阔,照说天灾几率应该很高才是,可是比起美国他们相对平静得多,我回想他们的环保和心灵工作普及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尤其是后者,许多身心灵工作专业无不是到加拿大取经,这些都对生活修行帮助极大。而美国,一方面失之偏颇的“国际警察”角色,触怒了恐怖分子,自己身受其害不说,还导致全球恐慌,另方面,极尽消耗能源之能事,全世界无出其右者,以至于他们迟迟不愿签“京都议定书”,成为国际环保罪人,结果他们动辄龙卷风、飓风不断,地震也是极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