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性成长孤独感亲密关系情感 |
分类: 女性成长 |
我们人际关系或者价值观肯定哪块出了问题,总觉得绝大多数单身者都把结婚视为十万火急的大事,连大学教师经人介绍男友才见过两次面,就非嫁过去不可,我只能试想:可能有些人想逃离父母的掌控,有些人在外地工作,远离亲友想找伴,有些人经不起好事者狐疑的眼光,或者有些人就是单调无趣日子贫乏,要有个情感寄托,但怎么看都处在一种不健康的情绪状态里,绝不是结婚的好理由。
这种种也暴露了自身孤独的严重无力感,所以自我强迫意识下,眼前出现一个就极力幻化,对方缺点部分则天真想着婚后能改变他,于是勉强有个差不多便嫁的还真有一些,可接下来累了,一大堆七七八八的控诉,自己仿佛委屈得不得了,眼里全是对方的不仁不义,很少去想自己是为个人私愿望勉强从事,应当有所反省,这是我认为当今“女性成长”学习迫在眉睫的原因之一。
孤独原就是人生本相,谁不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坏就坏在我们孩子的养成教育中,没有培养他们善于自处的能力,更没有独立人格学习,例如西方家庭常常会带孩子一起去看艺术表演或者爬山、泛舟、露营等,反而少去走亲戚,东八卦西长短的,这些丰富的生活情调和亲近大自然,无形中都提供给孩子这个可塑性极高的生命体,懂得选择随时享受生活,静静感悟生命,无论自己坐在露天咖啡座或者背着背包自助旅行,可说极其普遍,自然也在这些过程中有许多丰富的话题,很容易交朋友,就不会把结婚那么重要的一个生涯抉择,只当作解决自身孤独的捷径。
一个活得精彩的人,不管是自己或是有家庭,都不妨碍他的生活旨趣,我便有位年过花甲的朋友,既没有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也没有垂暮的死气沉沉,反而独自纵横五大洲,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主题,将所见所闻画下来,然后举办个展、拍卖,再把所得全数捐出去,看到他永远是精神奕奕、风趣多彩。其实他的游历、作画都是独处,但同时有个美满家庭,主要是他太太也懂得自处,乐在自己的工作兴趣,彼此维持了一种家人、朋友的良性循环关系。看来最终还是在自身是魅力个体,有能力享受独处,才可以在亲密关系中优游自在。
因此,千万不要以为结婚就能解决孤独感,我认为不懂得自处的人,绝不会是别人的好伴侣,还可能只是负累,关系必难长久。往后再老是怨怪男人不回家的同时,女人多问问自己是个“可爱”的人吗?还是无趣、琐碎或者是可怜兮兮的讨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