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环扣乐活年0303-女性轻言细语的沟通魔力

(2008-03-03 12:18:14)
标签:

女性

两性

乐活

初阶

轻言细语

文化

分类: 女性成长
妇女节女性成长初阶三部曲之一 
       女性轻言细语的沟通魔力  

 

如果 38日国际妇女节从1910年算起,那么再两年就是100周年了,我除了在男性关怀工作岗位上,多年来呼吁设立83日男士节并得到部分人士响应外,其实在我们社会,女性成长对于两性和谐的意义不下于设置男士节,今逢妇女节节日前夕,我希望从“女性轻言细语的沟通魔力”概念切入,展开女性成长初阶第一步课题,无他,只是让我们既有的两性平等成就(相对于其他国家、地区而言),更为实质与典范化。

 

例如,当我在2001年首次提到83男士节建议时,就有女性说“管那些臭男人干嘛?”再悍一点的“跟我们女人打擂台啊!不就是个节日嘛也要争?”,还好我是女性,顶多就是碰一鼻子灰,换成男人不被盯得满头苞?如果转变个姿态“男人节?好啊!放个假在家跟孩子多亲近一下喽!”,要不也可以这样说“这个节日就让男人谈谈自己,我们也多听听男人的心声嘛!”。

 

我相信不管三六九等男人,听到女人后边这两句“吾侬”软语,还能粗鲁起来吗?首先在语气上,就明显感受出前者的挑衅意味,而且争斗性字眼不少,后者则都是正向思考,也比较有女人话家常的亲切感,比起男人一般对女人印象里的唠唠叨叨,要有养分多啦!其次在态度上,也自然表现出理解和体恤对方,既无鄙视,亦无讪笑,男人未必对节日有兴趣,却更多地感觉出女人的善意和温暖。

 

我们“铁姑娘”时代虽远去,但后遗症还真有些,接起电话:你找谁?应对间语速急迫、字词简短,很少有亲切温和的语意,要不公共场所高亢谈论,或者开会场合扎堆私语,对着亲人尤其是小孩,大呼小叫时而有之,难得看到轻言细语的应对互动,这在现代礼仪里,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跟过去形容女性端秀婉约,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所以“女性成长”四个字,一直是我萦绕心上的两性课题,试想,一个习惯轻言细语的女人,在人际关系里必然显得较温和,看到不舒心的事,不会唰地就冒出让人刺耳的语声来,无端端产生压迫感,语言自然也斯文些,甚至多些语助词尾音,让话语柔性起来,那么对方无论如何都不会粗暴相应的,这可以用气场来形容一种沟通魔力,女人温柔于先,必定比要求男人彬彬有礼待女性来得效果快些,人与人之间,不就是希望被了解吗?大咧咧地应对,反而粗声粗气都难换得好心情、好气质,不是吗?

 

那如何修正几十年来的说话旧习呢?我想可学习多听自己讲话,必要时录下音来,从声量、音色、语速到用语,都可以一一感受,边说边听自己,大多会意识到表达品质的高低差别,而日益精进,就不会一味从别人的话里抢话,或者单向地只想表达自己和驳倒对方,导致大大地削弱沟通目的了。

 

沟通(communication)的确是一门学问,但只要先做到轻声细语,就成功一大半啦!这些无论放在夫妻关系、亲子教育或人际交往方面,都无往不利,就让我联想到曾有高级班课程女学员提要求,希望能通过学习渐进“改变气质”,如此自我觉察实在很了不起,我们现在若能在言谈间即“修行”(修正言行),就是个大跨步了,咱们随时相互提醒,对我而言,这是学无止境的素质教育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