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农村乐活企业文化 |
分类: 可以这样乐活 |
朋友在浙江媒体工作,觉得有点闷,『虽然有钱人很多,但是一些欠缺文化素质的,宁愿搞歌友会,也很难办个什么读书会之类的』,而我们乐活家族正在规划的“乐活村”需要资金投入,即便有个成员的商场朋友一大堆,好像也找不出一个可以前期愿意经营这个将代表“新农村”的示范基地,但究竟无数财富多集中在这些企业家手里,他们午夜梦回时,都在感受些什么呢?
好奇者常问我:你为什么叫“外星人”?我说许多再简单不过的逻辑,怎么都变得窒碍难行?譬如“助人为快乐之本”、“财富买不到健康幸福,却可以先买到别人的敬重”、“一个重视且真正懂得人文教育的电视频道,可以影响一代人素质修养”等等,这些都是已经积聚相当财富,却举手之劳就能做的事情,我谓之为“乐活企业”(之一)的,放眼望去不知在哪里?但绝少人听得懂,而且愿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关键作用的,那我就肯定是外星人喽!才会那么格格不入,和“现实”严重脱节呢!哈哈!
我们5000年文化积淀,在眼下努力补休国学的同时,其实更需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得有一批人先“富”起来,否则每天生活周遭,既看不到礼仪、互让,也没有老祖先静定恬适、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绽放,看来还真要到欧美的乡镇里才领受得到,我想,包括一些汲汲于名利的知识分子,能否都在饱暖之后,跟我们企业界人士联手做点利国富民的开心功业?
而我的标题指名的是企业,主要在于先受惠于经济发展果实的企业主们,到了“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绝好时机了,首先需反思自身的产品特性,是否助长社会虚荣、浪费风气还是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幸福?可以朝向后者研发创新,争取成为乐活企业吗?或者至少把利润拿出一部分作公益事业,即便“补偿”产品的前者特性,不多少也平衡了一种“利”“害”关系嘛!更何况国际许多知名企业,往往其公益形象大于其产品知名度,却又扎扎实实回应到企业经营效益上,最终哪里会“吃亏”呢?
例如,都知道烟酒过量危害国民健康,但又有不得不存在的理由时,有些厂商玩些赞助媚俗活动如选美等,看似打着公益旗号,其实是二度影响社会风气的“雪上加霜”取巧行为,实不足取,倒不如拿来做一档心理健康栏目,造福千千万万正处在黑暗低谷的人,也普及大众具备心理卫生教育常识,我相信哪家跑在前头当先行者,就能名利双收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