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教忠教孝 |
分类: 父母教育 |
“教忠教孝”是我们一贯的儒家思想,却也无形教化成我们必须服从权威的根深蒂固族性,放到今天“个人化时代”会越加明显来看,特别是“孝顺”,往往成为亲情间的无名挂碍,为原本简单自然的天伦之乐,带来千丝万缕的牵绊和纠葛,这些从我们一大堆电视栏目里的各家故事,不难窥出一二,最终落得不是滥情就是咎责,但理性地想想看:“孝顺父母”需要教吗?
没有一个孩子是自己同意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被大人的“传宗接代”或“男欢女爱”后带来的,但怎么不是在你家、他家而落在我家,不就恰好是基因结果或者前世因缘(任相信哪种都行),所以皆顺理成章变成两代关系,一般而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跑不掉的定律,大人有情有义、气质优雅,孩子自然有情有义、气质优雅,若逆反这个定律了,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则前世恩怨未了。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可以接受这个说法了,那么,一方面,如果大人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下一代看在眼里不用教,都知道伦理之道是啥了;另方面,如果大人懂得跟孩子善处,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可说“反哺”根本就是动物界骨子里的性情,何况人类呢!而不是大人每天否定、打骂孩子,要不对待他们极端地严苛或宠溺,果真如此,想教孩子不要孝顺父母都难哦!
我其实看过一些为人父、人母在年轻时当得很离谱的,例如自私、暴力、生活混乱等等,一旦衰老无助,孩子们那种无怨无悔地伺候羹汤、把屎把尿,真是让人看到人性是那么的纯良,“孝顺”是根本不需要教的血缘关系本能嘛!
那我为什么要费笔墨来谈这个呢?既是本能,就不需要把“是否孝顺”或“不孝顺”拿到电视媒体里挞伐,同时更无需蛇足地拿“孝顺”大加表扬,因为它只会增加亲情间的负担和消耗,譬如,春节快到了,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无法回家过年,『你会不会想家啊?』,或者问父母『孩子不能回来过年,你的心情怎样?』这不都是废话一堆吗?徒增伤感而已!
能聚的,会爱的,哪需要煽情媒体多事?媒体应该多做些人人学习随时祝福、感恩别人的人文节目,教育每个个体自我完善,包括那些大多精神生活匮乏的父母,就不会大家老是牵来挂去,扯个没完,现代年轻人越来越清楚自己不可能靠儿女,那就回归到各自把日子过扎实了,才有余力爱人、助人,所以再拿“孝顺父母”说事儿教化别人的,就是自己无知啦!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孩子绝对是父母的镜子,当父母对孩子不孝顺有意见时,何妨先想想自己是怎么错待孩子的。
2号乐活棒:
每次饮水量不超过500CC为佳,否则眼压可能会升高!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