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两性话题男性电影女性影展绅士乐活沙龙 |
分类: 爱他不如懂他 |
从来没有人如此界定“男性电影”吧!也就是将男主角的角色处境拿出来大作文章,以对照性别关系中,男性所表现出来的对应行为,究竟和生理性别及社会文化性别间有什么关联性,事实上有诸多可以深论之处,同时提醒着普遍存有刻板男女印象的受众,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性别议题。
然而,今天登场的《男性电影周》由于版权考量,跟我去年在《绅士乐活沙龙》活动中,陆续“实验”过的十来部典型男性电影有些更动,但大体在性别议题上还是可以聚焦而谈,例如《推手》的话题是“男人退休后可以海阔天空”,《手机》则是“劈腿男人与审美疲劳”,《饮食男女》为“父女之情溢于言表”,《千里走单骑》的“父子关系别唱悲歌?”等等。
不得不一提的是,台湾从1994年开始举办《女性影展》后,筚路蓝缕到今天尽管可算是具有国际影展的水平,但就人文关怀面而言,自导演至主要演员均为清一色女性,完全将男性排除在外的影片选择方式,如何能够看到“关系”间的关系而有所启迪?这一直是我纳闷不解的事,如果有一天“女儿国”出现了,那就没问题,女人之间相濡以沫便罢,可是去看的女人们,还是在男女欢爱的滚滚红尘里,骨子里可能仍指望着有什么密笈可以驾驭男人呢!
果真如此,我所定义的“男性电影”就真的划时代了,他们都是在家居生活、社会夹缝中扮演各种角色,《向日葵》里的孙海英就是个活生生郁郁不得志,把志向转嫁给儿子,引起关系矛盾的男性典例,这随便放到小户人家都不陌生的,需不需要对话呢?太必要了!否则就在矛盾后的恶质关系中相互怨愤或独自懊悔不断,根本是浪费生命哪!
尤其是男人世界许多难以言说的情节,放到戏剧编派中,往往更加的淋漓尽致,《老大靠边站》正是个好例子,黑道老大跟心理医生的角色反差,恰好像照妖镜般,看到男人大多很难正视的隐晦面,包括性失调的次数都支吾不定,哈哈!所以我说特别是在女性成长课室里,不放进这些内容,是要如何了解男人哦!
总之,“男性电影”是划时代地登场了,呵呵!有悟性的尽早入座吧!(请见公告处)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人生如戏或戏如人生,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参照价值,应说电影是最好的生活教材之一。
2号乐活棒:
饼干受潮,可将饼干放入冰箱冷冻库 24小时后再取出,饼干就恢复原来的酥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