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两性话题性别教育监护权 |
分类: 女性成长 |
女人真是严重的不懂男人,全凭自己一厢情愿的感性、感觉认定男人是否伤害她,而只要女人一开口说被男人伤了、骗了,绝少男人会据理以争地要去辩白什么,因为他卡在完全不了解女人的思路从何而来,怕跟“影子”作战没把握,而且还落个“和女人计较啥?”的口实,只有抹抹脸走开,“打落牙和血吞”就是了!
越是如此,女人越理直气壮,连旁边的人都坚信这个男人,肯定做了什么对不起女人的事了,才会虚心走开,而我们社会也普遍性的用各种公共资源为女性“疗伤”,然后一逮住男人“犯行”如不负责任、骚扰、施暴等,就剥夺其亲权(监护权)或关监了,呵呵!所以说女人用“受伤”反噬男人应该不为过吧!
男人“伤害”女人,除了犯罪行为外,决不是计划性或打从开始就刻意为之的,都必定由相处模式渐进发展而成的,要不就是女性有受虐倾向,既非单一行为却只看男人肌力较发达的结果,显然是不太公平,而“欠揍”女人的惯常行径如语言暴力或精神暴力,很少有舆论公诉的,而且妇女支持系统铺天盖地,那个源自于男性传统角色压力的抑郁、焦躁、无助、相残却毫无可缓冲空间。
例如,钱挣得不够多,就是“没出息,没本事”;忙着工作应酬,就落得“父职缺席”;彼此沟通不良而产生冲突,究竟施暴与受暴如何界定,往往就认定男人该负责;两人感情出现缺口,外遇就成了男人十恶不赦的罪行;女人情欲不满足,就朝着男人“无能”思考;总之,把情感生活扩大化的女人,只要不顺心如意,那个身边男人就是始作俑者,毫无疑问地“伤害”了女人。
怎就不是女人时刻反思自己为什么那么在乎男人?到底是在图什么?讨爱?等关心?否则哪来受伤的感觉?当我们对别人无所求的时候最是坦荡荡,而且心胸宽大,也懂得共情,如果自己还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像进修学习、观赏艺术、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等等,日子过得亮丽精彩,哪会去管老公几点回来?有没有喝酒?和谁在一起?恰是自己无所事事,才把精神放错了地方,接下来不惹一堆闲气和纷争了嘛!有几个男人能耐心经受如此的疲劳轰炸呢?
所谓“关系”,就不会是一个巴掌的事儿,必定牵涉到两人长久共处后的恩怨,责怪别人根本无济于事还讨人嫌,唯有虚心省思,才有个人成长之机,进而缓化紧张关系,让对方感悟、感动,那怎可能会演化成“受伤”的感觉呢?
因此,我一直对那首名之为《容易受伤的女人》的歌十分感冒,压根儿就是女人自艾自怜加自虐嘛!都知道一句大俗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凡事非偶然,放在亲密的情感关系里,更是投机不了,肯定硬碰硬的。
也许此刻已经很多女人按耐不住了,哈!欢迎踢馆!而男人也别得意太早,当女人越来越自主的时候,男人变成“淘汰郎”的几率是百分近一百,这是另个话题容我后叙!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当妇女照顾机构转换成性别教育单位时,我们的两性关系才会越来越健康。
2号乐活棒:
现代人因工作压力大,容易有大肠激躁症,不妨偶尔喝一些米浆,它可以是一般煮粥上面的一层米糊,也可先以白米泡水后用果汁机磨碎,再用文火熬煮,对恢复体力颇有帮助。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