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怀感恩乐活接力棒0906-一定要过度强调“亲情”吗?

(2007-09-06 07:03:07)
标签:

随笔/感悟

心灵创伤

分类: 生命感悟

     一定要过度强调“亲情”吗?

 

不是所有人都幸运到父母双全,而且还能开明、智慧地养育、教育孩子的,恐怕更多的是遭到严苛、焦虑或宠溺、放任对待的,而夫妻相互不懂得善处,经常会波及到孩子使之深受影响,所以,当我们过度强调“亲情”天经地义应该浓密、幸福,人人都该有爸有妈,彼此就要相亲相爱时,看似“政治正确”,但由于我们大多不懂怎么爱,又该如何适度尊重他人,导致亲情间的情感链接关系,一不小心就处在纠杂、伤害中。

 

结果谁有变故,不仅带来“难舍”的创痛负累,更多的是少了爸少了妈,好像就成为天下最可怜的人,要不因为情感交叉介入,彼此的爱变成担心、操劳,儿女必须听话才孝顺,但其实“天下有不适任的父母”啊!“亲情”往往在错误的期待下,造成原生家庭常带给人“心灵创伤”,再把这种情绪延续到下一代,所以东方戏剧里老是有那种哭哭啼啼的情节,正是参不透“情”字一刀两面的真谛。

 

于是我们媒体里充斥着强迫式的家庭亲情内容,『你想不想家啊?』、『家人发生不幸,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对着小孩就无知地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尽是些废话有余,却没啥营养的问题,亲情是属于个人主观感受,譬如孩子爱爸妈是天性,不用耳提面命,更无须喊口号,父母保护孩子也是本能,不必怀疑,他们之间若产生浓烈的爱恨情仇,那是属于家庭恩怨,不需要旁人说三道四,更不需要向社会交待,除非发生犯罪情事,自然有法律制裁啊!

 

一个人生命品质是否够好,一定是父母有智慧的身教在先,然后再靠自身努力,绝不是父母穷担心、瞎介入之后可以达成的,而且最舒适的亲人关系,也绝不是绕在『不读大学你的前途就完了!』、『你怎么还不结婚生小孩啊?』、『你赚这点钱能养家吗?』这些个全带着期望、指责、贬抑的“为你好”概念,那倒不如西方教养观念,18岁以前,父母担负起教养责任,之后就各自独立,不相干扰,每个人负责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看起来冷面寡情,但他们随时可以拥抱、倾诉、支持,而我们好像关系紧密却老纠结不断。

 

如果我们知道亲情的最大意义在于,成人完善自我相敬爱,给予下一代温暖宁静的成长环境,能够让他们顺其心性自由发展,大家保持关心但不黏腻的亲情关系,那么必然简省掉很多的拉扯,心理咨询中心就会少了些被错爱或认为不被爱的个案,社会也无从拿“家庭=幸福”大做文章了。还是老话一句,只有自身具备幸福能力和安全感,学习彼此尊重和精神相持的时候,亲情也才不会变成牵挂、纠葛,动辄成了如影随形的创痛啊!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如果看懂理性后面不忍人之心的大慈悲,就知道很多时候,感性是源自于个人小情小爱的内在渴求而已。

 

2号乐活棒:

青葱和香菜多有很多的虫卵,最好不要生吃,煮熟方食哦!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