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父爱向日葵 |
分类: 父母教育 |
父爱表达那么难吗?
我创构的《绅士乐活沙龙》去年办了前所未有的男性电影系列讲谈,其中一部《向日葵》,就是细腻表达父爱的错位现象,以至于男主角孙海英最后觉悟时已届暮年,却用“消失”在亲人间,开始去寻找自我,而让观众“若有所失”,看似有点凄美,但未尝不是一种另个极端的男性醒觉方式。
剧中这位传统父亲,把自己当不成画家的遗憾,一股脑寄情于儿子身上,不断压迫儿子画画,还要逼他考大学,甚至明讲并嘶吼着:你就不能为我们生个儿子吗?在他的认知里,倾其一生努力,就是想好好爱儿子和教育儿子,但是一路看下来,都是无尽的冲突和伤害,冤枉不?
如何恰当表达父爱是很多男人的生命功课,由于自身成长过程便是通过旧式父辈教育而来,代代相承,几乎都是威严、硬邦邦的,如果再一直为眼前生活所迫,总忙碌于基本温饱,可以想见为人父者,的确没有多少心情去经营亲子关系。
然而,人之所以成家,绝对不是把成员养活而已,更多的是亲情链接,我常跟正在庸庸碌碌于糊口生涯的男士说,现代人吃穿问题不大,剩下的就是选择过一点精神生活,还是不自觉地跟着大流不断推高自己的欲望,再去盲目攀比、追逐?
如果当父亲的常常带着家人到有山有水的地方野营,那需要很多钱才做得到吗?完全可以都是自己动手而非住高级旅馆吧!让大家感觉到野外生活的乐趣,尤其父子女徜徉在大自然间,所处都是最放松、最原生态的情境,就没有紧张和要求,反而是平等、互助的,彼此还能建立许多共同的话题。
有位父亲无意中看到儿子小时候的日记本上记录着:今天和爸爸去钓鱼,是我最快乐的一天。他立刻回头翻他自己当年的记事本:一条鱼都没钓到,又过了无聊的一天。登时他吓出了一身汗,原来他认为的无聊,竟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记忆,看来建立亲情,根本不是拚命赚钱给孩子花就能替代的,确切地说,是大人一厢情愿满足自己欲望的想法而已。
此外,和孩子之间保持与时代接轨的共同情趣,也是表达父爱的最佳途径之一,例如网络和现代孩子的生活紧密勾连在一起,如果因为上网成瘾这类负面讯息,导致大人认定网络是个坏东西,而不是亲自去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网络,那就等于割断了和子女交流的桥梁。
所以我很鼓励当父亲的和孩子一起玩电动游戏,或者学习用电子邮件甚至MSN沟通跟交流讯息,看起来好像本末倒置,却因为投入了他们的生活圈,孩子自然而然的把老爸当成朋友或哥们儿,有共同的话题,孩子交了什么朋友也容易在掌握中,那还会有什么隔阂与担心呢?
我们一般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多比较内敛,特别是对父亲,子女大多没办法和老爸撒娇耍赖,但是通过外境拉进彼此距离,却是个好方法,至此,我认为再进一步的父爱,就该呈现在为父者不断虚心学习,积极参加一些心性成长的活动,然后带回家里应用以及跟家人分享。也不需要老想着生日时要送给孩子什么,而是在平常就有高品质的互动、照应,相信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期间,都能感受到这么不一般的父爱,将来他就会知道如何和自己的下一代共处相爱了。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亲子关系好的男人,退休生活不会感到孤苦无依,、一片死寂,依旧可以在家庭这个舞台上活跃奔驰啊!。
2号乐活棒:
吃夜宵不适合成为饮食常态,除增加非生理运作时间段的负荷外,带着一堆未好好消化掉的食物入睡,反而很难正常排泄掉,雪上加霜哪!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