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精神科活在当下 |
分类: 女性成长 |
“前任情结”只关乎当事人
把亡妻或离异老婆模样要复制在现任妻子身上,外人怎么看都荒唐,不过说真的婚姻是他们两个人要过的,如果是两厢情愿的事,那你我都替代不了,所以只关乎当事人,倒是对于包括女友在内的“前任情结”,大可以从不同视角去理解,然后我们再作为个人价值观的参考吧!
有些夫妻的情缘很深,不管是前世结的,或者就是因缘际会到难解难分,都是人间情感的无上幸福,但天下事总是一体两面,有所得也有所付出,我曾看过一对恩爱夫妻临老时,老先生无预警的倒下走了,老太太整整看了三年的精神科,才慢慢恢复正常睡眠,不捨成了伤痛,又岂是先离去者所忍见的呢!
所以当我们在歌颂海枯石烂爱情的时候,它就已经是稀有到难得见闻了,那么一个人为了想念亡妻,而思她“音容宛在”,或对下堂妻仍有不舍,然后找个人取而代之好像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这个后来者,她该如何处理这种情感纠结,那是她自己必须先想清楚的,而不是靠社会舆论来声援她,这干大家何事?毕竟她是当事人,最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份感情,当然包括要承担所有的可能后果了。
有些人会多事的劝当事人,『对方只不过把你当成替代品,何必委曲求全呢?』,这时候当事人需要考虑的不是『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而是就算属于感情嫁接,她自己愿意享受如此被对待又何妨?更何况即便没有“前任情结”,很多男女情感依旧磕磕碰碰,不是只有这桩事才有影响对吧!
在个人修身里有个很重要的信条就是“活在当下”,谁也无法去追究对方的过去,因为自己没有参与,就该尊重别人的“曾经”情感,只是眼下我们如何经营好情感关系,并享受此刻的相知相惜才务实啊!我们能控制下一刻对方仍然情深意浓吗?因而惟有这样,我们才能理性处理“前任情结”,也不会造成对方的困扰,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至于有否情感不平等的疑虑,还是回到当事人他们自己的感觉,旁人的价值判断一点意义都没有,所谓平等是一种对应关系,或许正因为男方有“前任情结”,而倍加的想在现任妻子身上偿还,后者不是成了获利方吗?反过来,如果是处处违反女方意愿的要求,让女方感到很痛苦,那么平等与否不就是他们两人直接的感受吗?旁人还是管不着!
说到底,“情结”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如果不舒服需要处理,该去解的只有当事双方可为,所以我在这里自然没有论断、评判,事实上,我们该学习的是尊重别人的情感生活,是非对错都和我们无关,而当事人自己也相互尊重对方的感受,并承受自己选择的结果,不用哭天抢地的向社会告状,哈哈!在西方国家我是连这篇文章都没机会写的,不知该喜还是忧呢?
?/P>
?/P>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想透了“活在当下”的真理,就知道对过去的和未来的所有情绪,如追悔、不舍、伤痛或焦虑、担忧、恐惧都是枉然,因为完全无助于此时此刻的安好。
2号乐活棒:
骑脚踏车有5大好处:健身、节省能源、无污染、不占道路空间和没有停车困扰!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