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是谁觉者 |
分类: 社会文化观察 |
跟80后鞠个躬:对不起!
昨天有感而发的博文《“无聊”是80后的集体情绪?》,引起极高的讨论水平,也让我意识到自己不自觉地局限于台湾经验和年龄层感受,对一些特别优秀的80后年轻人有所误读,在这里应该隆重道声:对不起!大时代似乎总是左右人的生存状态,而我在面对全球暖化危机和心神症状人口有增无减的焦虑下,企求个人觉醒之心切,为文中难免冲击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者,故于此也请大家见谅呢!
谈社会文化现象,常容易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之嫌,不过最终希望点拨出一些能够发人深省的东西,而我总是期望有识之士能觉醒于先,大家携手落实社会和谐工作,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努力过程中,蕴积个人能量甚至安身立命,信不?在这里容我提出关于年轻人买房买车为由头的一连串???问号,反思我们的价值观只能是这样吗?还是有其它的可能性?
年轻人必须买房买车是个人意志还是社会价值观?如果属于个人意志,仍是不自觉屈从于集体价值的结果?还是自我驱迫?而社会价值观应该是相对理性还是绝对理性?例如人人适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吗?婚嫁条件必须奠基在房、车底线上?如果都不需要应付这些,你的人生会如何?而已经有房有车者,是否保证感到圆满、快乐?没有房、车的又否意味着生活品质必然较差?弱水三千仅取一瓢饮的话,还需要从众追逐吗?或是灯火阑珊处自有非凡佳人?这和有否房、车仍息息相关吗?
上述只是纯问题,和逻辑无关,也可以跟外境无关,句句问号中都不妨自问:我是谁?我要什么?我的人生怎么过?本来就有千百种选择,何至于口径一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此,越是个性化者,就越会有独特的生命情调,可以不受大时代牵绊,也不为集体价值观所压迫,至此,任何指涉怕都会变成蛇足哩!
而我关心的是“无聊”背后的身心健康问题,假使看到工作之外还是工作,或者闲余时间多拿来打游戏机、泡吧、网交、逐美食、追星、比名牌,朋友提醒我,现在礼品市场非常大,一部分是因为年轻人越来越不善于交心、分享,干脆送礼表达心意最省事,这当中自然错过了彼此相互学习和服务社会的机缘,“无聊”就油然而生了。
“觉者”永远贵在有超凡的觉知能力,这是我短篇言说的主要对象,所以若要我面面顾到每个人的背景处境,恐怕就不是篇短文能够一蹴可几,无论如何,80后指标着一个世代,很快的将进入中坚阶层,学习“有聊”不必然和工作事业冲突,而是作为一个成熟公民,定有均衡的精神生活层面,这些都关乎我们一代代的生命教育品质哪!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如果活得不快乐,就一定表示哪里出了问题,是继续选择不快乐?还是调整价值观的认知系统,寻找可能的快乐?
2号乐活棒:
和家人约定每天记录一次环保行为,结集到50种的时候,不但可以出版绘本书啦!还可以成为“乐活家族”呢!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