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親節人夫人父 |
分类: 父母教育 |
“父亲”角色教男人重新做“人”
今天是父亲节,“父亲”角色过去多重在播撒自己的基因,完成传宗接代任务,至于认真观察和感受一个新生命,则多在“男主外”的分工机制下,几乎理所当然地交给女人了,但生活里不可避免的亲子关系,就变成一种威严管理或者事不关己,往往当父亲的男人除了亲职缺失外,也脱开了让自己身心平衡的家庭情感链,“人”本应有的内在满足便更要向外求了。
于是男人越发“非”理性的追求成功,被外界认可,武装自己是强者,附和着男性族群文化甚至集体游戏,家,『回去再说!』是男人出了任何状况都可以商量的地方,家中的女主人和孩子,在许多男人意识里,只要给他们过上好日子,他的人夫、人父责任就功德圆满了,剩下的妻儿们要求,在男人汲汲营营的名利世界和社会角色里多变成干扰,也无形中,许多男人自己隔绝了人人最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和亲情。
家里家外都要做强人,自然很难活得像个情绪收放自如、情感多元丰富的“人”,而不断在夸张和隐藏间强装稳健,所以男人内心的孤独感普遍远甚于女人,孩子更难和父亲回归本真的交流,一般不是战战兢兢就是没当存在,反之,男人如果先把“父亲”角色学习好,那么无异于重新做“人”,得能找回本我。也就是相应于自己当初那个原先本真的小男孩,同时检视如何一步步丢失掉自己?今天是不是要把这个特别是对男孩的“残酷教养”过程,继续再加诸于孩子身上?
至于如何当好“父亲”角色,首先应虚心和太太这个“母亲”常常沟通,对孩子的教养问题取得共识,黑脸白脸无论谁当都无所谓,关键是两个人随时注意身教远远重于言教,夫妻互动之间,总想着是做孩子的性别角色典范,希望他们以后经营自己的家庭能够幸福美满,想到这步还不戒慎谨惧吗?
其次学会平等、尊重孩子此一生命个体,做父亲的,尤其少以权威、严责相待,多用讨论、商量,孩子就会懂得自重进而自信,很多事情自然愿意和父亲分享;接下来,当父亲的,试图了解年轻人关注哪些流行事物,和孩子像朋友般进入他们的圈子,例如最难搞得青少年阶段,不就全在“掌握”之中,还怕他们学坏吗?
当男人跟着孩子成长一回后,就会在过程里捡回自己失去的人本真,这不是重新做“人”吗?肯定跟那些总是庸庸碌碌于工作事业的男人大不同,特别是退休以后决不会“妻离子散”被抛弃,家庭乐趣应该还会多得多呢!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爸爸们!可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心得记录下来出版,将感动多少父子女啊!应该会变成一本畅销书哦!
2号乐活棒:
若是非参加应酬、喝酒不可,当先吃点东西如苹果、杂粮饼干或面包之类的垫垫胃才好!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