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怀感恩乐活接力棒0605-粗暴是一种值得同情的“病态”

(2007-06-05 06:18:48)
标签:

读心书会

食物原型

分类: 生命感悟

粗暴是一种值得同情的“病态”

 

包括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用手肘顶人,开车族在行人道前或小区里乱按喇叭,看不顺眼的博客文章不论理就胡骂一通等等,可说粗暴行为无所不在,我们在“读心书会”里,会反思这种言行代表什么意义,原来是一种值得同情的“病态”:如第一种是防卫过当反应,总怕别人碰到他(她)的身体;第二种则是骄狂反应,典型的自卑情结使然;最后就当属于恰好冲撞到他(她)的利益或潜意识,致恼羞成怒型。

 

如此看来这几类人其来有自的情绪反射,不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某些行为上?譬如人家问路,理也不理或瞪白眼的粗鲁行为,或者在餐厅里跟服务员大呼小叫的,要不一发生不愉快事情或做错事,马上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唯恐自己沾惹上什么责任,仍然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粗暴的对待言行,而这些为什么值得同情呢?

 

若是我们成长在一个不懂得爱和信任的家庭里,就很自然是用要求甚至威吓,达到让别人顺服的目的,却往往不可得而挫败,再进一步采控制手段让对方就范,这在父母子女或者夫妻间是屡见不鲜的;继而代代相承,可能就习惯先揣测对方的言行动机,强化负性思考,假设对方是有问题后,开始琢磨如何自我防卫,当然就先得把自己武装起来,于是淡漠、冷酷、疑虑变成情绪基调,粗暴回应则是最形于外的表征,而骨子里却是病态的人际关系,并且习焉不察,不真值得同情吗?

 

这便是我们在“读心书会”里,首先要学习不辩论,不批判,不指导,代之以倾听和谈论、分享自己,看那些个老是插话或絮絮不休的,就知道还不“合格”呢!其实我常在很多场合里发现台上讲,台下也开小组会议,这在国际礼仪上是非常粗暴的,一个人完全不懂得察言观色,基本上就是一种“病兆”,意味着麻木不仁,和现实脱节,因为凡稍稍有点素养的,便会清楚该有所节制呢!

 

所以,那些粗暴成习的,如果从此开始注意自己的行止,是否失当甚至妨碍别人,相信很快就在气质上焕然一新,地球上的西方人大体都是优雅有礼,可不是天生丽质,仍然经过文明洗礼,其中“彼此尊重”是基本教义,换言之,我们可说是有学习对象的,就看是选择继续被同情还是受人敬重,这必定跟个人觉醒有关啦!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随手记录自己感受到的不愉快情绪,一个月下来检视一下这些情绪有否共通性?背后意味着自己的症结在哪里?然后再寻求成长小组彼此交流感悟。

 

2号乐活棒:

我们当尽量吃食物原型,表示是天然的,例如五谷杂粮即是,但白米、白面都是经过加工的;巧克力大多是原型,而各种糖果显然多非天然!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