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林寺女儿国性别歧视 |
分类: 社会文化观察 |
为什么高校“少林寺”生气了?
前两天,我的《高校快成了女儿国啦!》博文再度引起一片议论声,真是我始料未及的,只能归咎于文章写得简化了些,让那些自称是高校“少林寺”的理工科男生动气了,不过也窃喜我们下一代还是挺有希望的,那么多读理工科的会看看我的人文博客呢!但同时又引发了我观察大家看待男女议题的情绪反应,究竟背后有那些东西在作怪的好奇心喽!
其实常看我文章的人,就知道我的立论基础是放在关注今日男性处境上,尤其是性别文化发展走势部分,21世纪会有翻转式的变化,这早在之前90年代后期, 高教老师们就感受到了男女同学的比例渐趋不均衡,2003年,更有些美国大学校长考虑要为男生设置保障名额,因为他们女研究生已超过男生15%以上了。我们尽管理工科很多还像个和尚庙,但今天就业市场主流包括服务业、行销业、传播业、金融业、人文教育等等在学校相关门科里,肯定是女生远超过男生的。
如果再转到中小学看女生当干部和参加社团活动的活跃程度,那已经无关人口数差异(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男生还普遍多些),也不是女生老拿奖状或者就会考试的问题,而是学校社团经验转换成社会处世能力的优势,往往造就女性能更顺利地跟社会接轨,我便是最佳验证者之一,让我在大学一毕业,就有了优于其他同学的发展机遇,虽然他们学业成绩多比我好点。
这种种都意味着男生日后处境会越来越艰难,需要我们更多讨论所衍生出来的诸多现象,例如男性角色压力吃重,他们面对的生存竞争对手已经不只是男人了;此外,女性择偶姿态高,在既有的优势下还高调要求男人承担责任,甚至连家族也介入比较、评断男人的本事大小;而社会关注焦点总是放在财富榜上,让大多数平庸男人倍感无力。这些氛围都无形会影响到即将踏入社会的男生(当然,有些女生在求职时,可能备受性别歧视则是另个话题),所以他们觉得“女儿国”这几个字格外刺眼,也就不足为奇了。
凡有心理学概念的都知道,“投射”(projection)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而且特别会把自己产生欲望或遭受挫折的原因,归咎到他人或其他事物上,因此为什么高校“少林寺”生气了?反应的不恰好是一种压力反弹吗?哈哈!这就像我另一篇博文《男人该为女人外貌负责?》“轰动武林”般,惹得许多男人出言不逊,可说都是如出一辙啊!
至此,“方外人士”还是少动气为妙,每个人在被外境作用出情绪的时候,千万记得反求诸己,其实一个用功学习、有修为的男生要出人头地,是机会很大的哦!正因为优秀女生越来越多,男生相对就少,于是在性别领域想出类拔萃反而容易些呢!善哉斯言!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均衡高校的性别问题无需在人口数上打转,而是亟需将人文教育讲座纳入学习时程,培养男女生健全的性别人格可矣!
2号乐活棒:
走进林木或湖水边记得大量换气,这是一个难得让心肺大扫除和吸收氧气的机会呢!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