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自己智慧教育家 |
分类: 生命感悟 |
外籍教师为什么走了?
我们没有“爱自己”的自我教育,一方面怕被贴上“自私”的标签,另则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凡事战战兢兢的想迎合教忠教孝的社会价值观,于是被别人品头论足的同时,也习惯拿别人的私务说事儿,那怎会有余力懂得“爱自己”的真义是倾听自己,遵从自己的感觉和需要呢?
这是《读者》刊出一篇“爱自己”的文章让我有感而发,叙述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外籍教师凯丽,到她向往已久的杭州去教小孩子英文,有次出了道题目“你爱谁?”,结果小朋友们千篇一律地爱爸妈爱祖国,她觉得不可思议,竟然没有人说先爱自己,养成自重自信人格,她说唯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爱其他的啊!但这观念不为学校接受,她就辞职走了。
她跟校长陈述的理由是:『我热爱这里的一切,但我首先得爱自己,我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施行,我不可能委屈自己去浪费自己的时间』,也许有人说这就是西方人的个人主义,才会有一大串的“自己”,然而长年的人文教育工作却让我看到:我们恰好因为没有自己,而总是纠缠在旁的人事物纷扰里动辄得咎,例如若不返乡过年,很多揣测就会出现,家里长辈也不谅解,然而,每个人的行为都非偶然,很可能是因为身不由己或者是怕回那个家,换作老外,就很自然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不会追根究底的。
我常想爱父母或爱祖国根本就是人的本能,只要让子、民舒服自在,那可是赶也赶不走的,更何况当面对家不家、国不国的时候,“爱之深,责之切”的常情,又叫多少人日夜痛苦辗转呢!何需变成教育大纲?所以我完全理解凯丽的决定,唯独遗憾小朋友们少了一位智慧教育家的熏陶,继续被那些根本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老师们“用力”教忠教孝,却忘了先从“自我完善”起啊!
不禁想到我每每看见原本应该想象力丰富、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到一面对老师后就显露出拘谨甚至有些害怕的样子时,便感到十分不忍,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文化,导致孩子们一日日在丢失宝贵的天性?可能更多的是生活在被否定、被恐吓的非人性教育中,跟着自我贬损或张扬逆反。
并再回头想想一些接受师范教育的老师,必然很少在教育心理学的过程里,认真检视是否学会先爱自己,进而培养出自尊自信和温暖的情感,才有余力爱学生啊!还是应付考试拿上岗证,同时纠缠在自己混乱的情绪和错误的观念里混口饭吃而已?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老师培训当中,应该包含有丰富的人文学习课程内容,才会懂得如何跟一群应该焕发昂扬的生命个体互动,而不是反复套用呆板的应试教育模式。
2号乐活棒:
真正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在顺境中如何意气风发,而是看他在逆旅中如何反思求进!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