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教出3Q孩子?
现在创字很容易,这里3Q指的是智商、情商、体商,而网络语言则代表thank
you,我再延伸解读为随时感恩,无他,一个懂得随时感恩的孩子,3Q必然是OK的,别看似洋里洋气在谈一个那么严肃的话题,我想传达的是没有自我锻炼3Q的父母,如何能教育出3Q小孩哦!
这是一家企业内刊物访问我时地提问,而且特别从“体商”这个颇具视野话题的角度,问孩子除了身体健康教育之外,对于身体性别认同应该如何教导他们?关心此一问题,当然和今天性别意识模糊不无关系,超女与如花男儿的逆反差让有些人不适应,而变性以及同性恋等“非常”现象,也让很多人焦虑,我回答道如果我们把人本教育做好,男孩女孩自然会找到自己的归属,充分展现个人风格,3Q必能均衡发展,剩下还要操心什么呢?
前不久我写了篇《父母没有身教就少动口动手》似乎关注的人有限,许是大人不愿被指涉身教有问题,青少年则多被骂、被打大的也好像家常便饭,我不会怪孩子,而是那些用力想教育好孩子的父母,力气到底使对地方与否不无疑问,或者就把教育的责任完全丢给学校?国学大师南怀瑾很直白的在演讲中说了句:『这样的(应试)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神经病,我看这很严重』,我认为他是生命教育学大师,一语中地毫不矫情。
孩子智商除了天生资质外,就是后天开发,填鸭式肯定只会揠苗助长,父母可从多和孩子亲近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天分在哪一块再用心培养,而不是盲从跟着谁家谁家比;情商部分则父母身教远大于任何说教或打骂,夫妻之间能够适当地处理彼此的冲突,那么儿女自然学会性别身份相处之道,这完全是活教材;至于体商,有时看到晚上十一、二点还带着学前孩子在KTV混,或者通宵在家打麻将,父母生活观念、作息方式如果不健康的话,必然影响孩子深远。
朋友说我你老讲我们要自我完善,可有些人就没那个条件可以静下来学习,生存问题永远逼着他们啊!那好,就让劳苦愁烦像涡轮一样打转给孩子感受去,而不思再穷困的生活状态,都可以有尊严地笑脸迎人,家人也互敬互爱,并随时检视自己的压力源究为何,人不省思就没有学习机会,也不可能成长,最终没有身教,却说要教出3Q孩子,那真是痴人妄想哪!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当父母的每个月拿出50或100元预算去书店买两本文化教育的书,两三张关于孩子故事的电影片,看看半年下来有什么收获。
2号乐活棒:
欧美数百万只人工饲养蜜蜂失踪,德国研究出来,应和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辐射扰乱蜂群飞行路线有关,进而影响农作物减收,造成粮荒威胁,我们是否该有所警惕和节制哪!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