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怀感恩乐活接力棒0405-临终关怀的“慎终”之道

(2007-04-05 06:16:02)
分类: 生命感悟

临终关怀的“慎终”之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对丧亲者来说“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慎终追远,做到的可能只是“追远”部分,而从人道、人文角度看,则可能在“慎终”之处仍有不足,因为我们对于“临终关怀”,尚未形成一种生命教育观念,时时会听到乏天回术的抢救行为,最终磨难了病人,也折腾了病家,我们真的认识生灭是什么吗? 

今天是清明节,不免要谈谈生灭问题。人从生下来那一刻就开始奔向死亡,无一能幸免,既是定数,生前彼此关系或好或坏,在临走前,如何安适地离去,应当是天人之间共同的游戏规则,可惜我们常误解孝亲和道义,只为了做给其他活着的亲友看,而让想安乐走的人却全身插管、死拖活拉地残喘下来,如朋友的姐夫就是典型植物人,一拖转眼两三年了,全家兵疲马困、财务耗尽,严格讲现在是后悔莫及。 

此外,如果相信人有灵魂,那么临终前的“待遇”极其关键,有人可以安详离世,但有的却痛苦挣扎,这些绝大多数取决于亲人的态度。在一次分享活动中,一个年轻女孩谈到因癌症过世多年的母亲还悲伤不止,原来她回忆当时家人总是劝说母亲要勇敢努力坚持下去,病人只好强颜欢笑,但私底下却痛苦难忍,很想早早解脱,因而更加使得病痛倍增,结果是在很悲惨的情态下离开人世。

这女孩后来知道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后,懊恼、罪咎不已,甚至需要靠心理治疗来愈合这个创痛,试想人的诞生全无选择,但“安乐死”即便在法律上还不成立,基于尊重当事人意愿,作为亲人的都应该认真明智地思考此事。至此,是否有识者也能先为自己临终处境写下一纸意愿书,让亲人明乎其志呢? 

在《西藏生死书》里,对于临终关怀要做的言道:首先倾听临终者的想法,尽量保持一种开放、安详的宁静心态;同时大家皆坦然面对现实,不让临终者感觉在孤独、无助地面对死亡;还有,亲人向临终者保证两件事:允许他(她)离世以及亲友会好好过日子,使临终者安心;最后要停止一切注射和侵犯性治疗,让临终者处在祥和离开的身心状态。

不论哪种宗教对于临终者都倾向用祝祷方式送别,这是很人本的对待之道,千万别力挽狂澜或哭天抢地了,“慎终”毕竟关乎死者“往生”道途,越是微笑上路,才能真正笑傲、了断凡尘这个江湖啊! 

乐活家族接力棒V!→ 

1号乐活棒:

可把“生死学”列为个人成长的重要课题,越能了然生死,恐惧就越会远离我们。 

2号乐活棒:

茶道静心,全在安謐中细细品味茶叶竟有百态风情,造物者真是个艺术大师哪!  

(请点击评论接棒!对健康、快乐有助益的观念、行动、点子、体悟皆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