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读书】比电影更有魔力的小说《香水》

(2010-12-06 18:40:04)
标签:

姚美美

《香水》

电影

小说

读书

书评

文化

分类: 报刊专栏



    对于每一个阅读者来说,没看过的书都算是新书,哪怕它是一版再版的老书。我手里的这本《香水》,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新版本。查看了资料,之前的版本上有一个抓人眼球的副标题“一个杀人犯的故事”,这次被拿掉了。作为“经典重现系列”,一起被拿掉的当然还有流行小说那种香艳的封面,变成了中规中矩的古典范。
      我读小说《香水》,是看完了著名导演汤姆提克威拍摄的电影《香水》之后。这种感觉与当年读金庸不一样,先看了小说,然后看电视剧,没有那种脑海里的江湖与电视里的江湖相撞的激烈与抓狂。所以,之后无论看什么武侠剧,都想骂导演是一个蠢材。直到看了《东邪西毒》和《新龙门客栈》,才忽然找到了一点江湖入心的别样感觉。
      但看罢电影再读原著,也很难不去对比。拍摄过《罗拉快跑》的汤姆提克威,拍摄的这部《香水》其实很好,但看了小说,我还是觉得他们不在一个重量级。或许是对文字的张力太过偏爱,文字的魔力还是超越的电影。尽管这部电影已经把极难表现的香味展示的淋漓尽致,可相对于文字,想象的空间还是被限制和压缩了。

    “18世纪,在法国曾出现过一个人,那时代人才辈出,也不乏天才和残暴的人物。此人便是最有天才的最残暴的人物之一。这儿要讲的就是这个人的故事。他名叫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

     这便是《香水》一书的开头部分。这个开头吸引我读下去。

    “农民臭味像教士,手工作坊伙计臭味像师傅的老婆,整个贵族阶级都臭,甚至国王也散发出臭气,他臭得像猛兽,而王后臭得像一只老母山羊,夏天和冬天都是如此。”

    该书的主人公就是在这种是气熏天的环境中出生的。他1738年7月17日生在巴黎最臭的一条街上,一生下来就被他妈——一个卖鱼的女人——扔在了宰鱼台下的一堆鱼内脏里。直到奄奄一息,才被清扫菜市场的一个清洁工发现。
    奇怪的是,小说写道,这个一出生即被抛弃的人身上却没有任何味道。他被人抱走,进了育婴院,久病不死。由于他是一个怀着某种使命的身赋异秉的天才,他一生的命运是远离人类和制造奇异的香水,而这种香水只能取自美貌少女的体香。为了制造奇异的香水,他相继谋杀了28个少女,将她们身上的气味保留在油脂中,然后再蒸馏制成香水。在他被捕获后即将行刑的时刻,他偷偷地取出了藏在身上的香水,于是奇迹发生了——
 
    “一万名男女老幼,他们变得像被情人的魅力征服的小姑娘那么柔弱。一种强烈爱慕的、温存的、完全幼稚可笑的爱恋感突然向他们袭来,的确,众所周知,这是一种喜欢这个小个儿杀人犯的感觉。他们无力抗拒,也不想抗拒。”
 
    《香水》告诉我们的像是一个传奇故事,事实上它也是。本来,作为香水制造业的一个器官,主人公的嗅觉只不过异于常人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他顶多通过他的异秉天赋来使自己变成一个富翁而已。但是,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香水构成了杀人的全部动机和令人类迷狂的神奇事物,这种奇妙的、登峰造极的文明产物因为一个天才的偶然出现走向了它的反面,智慧发展成了一种毁灭性的武器,芳香,柔软,然而却是致命的,无法抗拒。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两个历史上颇具破坏力的人物,希特勒和萨德,前者以庞大的组织机构和坚硬的枪炮,后者则以反道德的书写和行为方式来实践其残暴的性行为,试图摧毁铁板一块的人类文明,最终都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小说的开头一段,作者就将这些人物提出来了,并将该书的主人公格雷诺耶与他们相提并论,可见,这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传奇故事,而是寓言了。

      小说除了讲述主人公的出生史、香水发明史、杀人史,还用很大的篇幅来讲述他怎样逃离人类的气味,实际上写的是他的逃亡史。或许也正因此,读过此书的人通常会感觉两个极致,极致的唯美和极致凶残。在这本书里,有时嗅觉是你的,有时嗅觉是主人公的,你嗅到什么,它就是什么,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面对它毫无知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