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了不惭

(2009-05-02 14:32:14)
标签:

姚美美

袁中郎

诗歌

韩偓

蓝蓝

文化

分类: 与茶与歌

半了不惭

 

    不知从什么开始,阅读成了一桩被逼到墙角退无可退的事。时间少了,我又衍生出一个恶习——几本书一起混读。茶床边趴着《小团圆》,电脑前撂着《听杨绛谈往事》,卧室枕边丢着卡佛最新的小说《大教堂》,都没读完。


    中午昏睡起,傻坐茶桌边,一时不知该干什么,似乎被除了工作我已经不会闲了。
    冲一杯藕粉,醒醒神;再沏茶,出汤。慢慢的我总算确信,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都会是我的私有财产,我可以尽情挥霍。那就开始吧,把阿萌托人送来的自编2008民谣专辑塞进播放器,然后顺手抓起《袁中郎全集》中的一本诗集,在28度的温热里卧倒……看来,我是积习难改了。


    读书,我向来不喜欢从头读起,常常随手一翻,读得进去就读了,读不下去便丢开,即便是看小说也如此。这种读法,很霸道,坏处多,但也有好处,一是能从汪洋书海里快速挑出对自己胃口的文字;二是,掐头去尾拦腰杀入一个故事,莫明其妙地就给自己腾出一大块想象的空间。最有意思的是,当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叙述产生落差时,就好像自己和作者角力,若作者高出一筹,心下喝个彩,开心得像一朵喇叭花。


    可去年下半年至今,加班此起彼伏,看大部头吃大餐无望,只好改吃快餐,能坚持的无非是看看杂志,读点短小的东西。于是,我一直豢养的一种美德——读诗,突然就由潜伏期蹿到了活跃期。


    尽管如今读诗很不合时宜,再加上我已到了不能做梦的年纪,这种行为似乎就更可笑了。但我还是把自己的这种习惯当做一种美德(如果这算一种美德的话),管他白眼红眼,逮到空就挑一点落地有声的来读,比如,远的杜甫韩偓,近的昌耀蓝蓝金子美铃,豪气悲怆唯美纯真都读一点,算是静夜听雨,让自己能偶尔慢下来几分钟或几小时,在心底积攒一洼空旷。


    今天抓到袁中郎,不算陌生,但他的诗读得少。读到“一朝见俗子/三日面生尘”,眼前一亮;再读到“五年一会面/一别一惨然”,不由另眼相待,袁中郎除了散文,诗歌也了得。他的五言诗直白朴素,很少扭捏,藏着民歌的影子,让我想起了蓝蓝早年写的一首《白汗褂子》,也有民歌的味道:


站在荞麦地里你叫我妹妹
躺在谷草堆里你叫我姐姐
要是红雀子觉得麻雀子美
那它就错了
……


    其实阅读是纯私人的事,只与自己发生情感,与他人无关。可眼下,总不能读彻底,不如索性认了——我——半了——不惭。
    今天,我学着做了一个金子美铃所说的“有方向的——住在都会的孩子”,我什么都没计划,慢悠悠地,看书,闲逛,听音乐,洗衣,做饭,浇花,整理照片,看电影;入夜,听着雨反反复复在邻家雨棚上叮咚乱敲,然后手忙脚乱地爬上我家的窗台,立足未稳,又急急地跑掉……


    我狠狠浪费了一天,真好。
    有方向没目的日子,真好。


2009年5月1日夜1点40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