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国荣电影的秘密(连载三)

(2006-09-16 08:08:03)
注:手工录入较为匆忙,错漏难免,如有发现不妨告知,以便修正。谢。
另,欢迎补充相关信息,我会选择加录进去。也谢。
 
 
 
张国荣电影的秘密(连载三)

张国荣电影的秘密(连载三)
第八部电影:《鼓手》
年份:1983

1, 张国荣是否亲自打鼓?
张国荣在《鼓手》里又打鼓又唱歌。打鼓既然从学、练的阶段以至表演,自不能假手于人,也不好靠摄影技巧以假乱真。他非常诚意地要求导演让他学打鼓:“这不能骗人啊,也不是一个年青人所应为的。”(按:在工作人员表中有一个‘鼓技指导许锡洪’,相信他便是指导张国荣打鼓的人兄)
 
张国荣打鼓片段下载:点击下载
(来自lesliecheung.cc)

2,访问导演杨权
杨权:“什么经历我都有,卖座的、不卖座的,我都尝试过,我是能够接受任何失败的。今次和周聪合组‘诚意公司’,是想拍一些自己喜欢的戏。我拍《IQ爆棚》可以所是带起了年青人戏的先河,随而有不少关于年青人的戏出现,但我却发现这个情况对年青人不大公平,因为大部分年青人是正常的,他们绝不像戏里面所描写的年青人,往往都是问题青年。但是,我们便想拍一部比较健康的年青人戏。”

“我家的那个小子就是爱打鼓的。在影片里打出‘三十二分之一拍’的那个角色饰演者是我的邻居,本身也是迷打鼓的,我便找他来客串。”

张国荣电影的秘密(连载三)
3,为什么用张国荣

张国荣当年的影片都是配角、不讨好的角色居多,为什么杨权立志拍的一部“干净片”会找张国荣做男主角。杨权说最初是另一个合作者周聪向他推荐张国荣的,他对张也有印象,便同意选用。他们都觉得这个年青人很有前途,有机会上位。杨权坦言用张国荣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张国荣的歌艺不错,而这部以音乐为题的电影正需要这样的歌手演员。当年张国荣尚未走红,未有卖埠能力,但优势却是片酬较低。当年有行家对杨权说,他早了两年用张国荣,如果迟两年,局面便大不一样。

他强调张国荣是“很不错的年青人”,所以很有诚意用张国荣,希望捧红他。而他亦很喜欢找新人拍戏,他认为捧新人一定要让他们做主角。至于女主角方面,他曾经考虑过黄杏秀和周秀兰两人,后来他选了周秀兰,原因是之前与她在《IQ爆棚》里合作过,觉得她演戏很用心。

《鼓手》结果没叫张国荣红起来,但有一些事却令杨权深刻。他尤记得张国荣当年在电台说了一句:“我终于拍了一部‘对’的戏了。”而他亦留意到张国荣在多次演唱会中选唱《默默向上游》。问杨权可知原因,他说可能是张国荣当年曾拍过一些不大满意的戏,而《鼓手》终于可让他演绎到一个完全正面的角色。

论及张国荣在此片的演技,杨权觉得他演出很平实,演出要比早期《青春鼓王》(邵氏)林冲要好得多。片中那些打鼓的镜头全是张国荣亲自上阵,没有用替身。

《鼓手》三首歌曲《我要逆风去》、《人生的鼓手》、《默默向上游》最后收录在张国荣的华星唱片发行的第二个专辑《风继续吹》之中。众所周知,张国荣凭一曲《风继续吹》开始为大众注目,但大家可能不知原来张国荣的伯乐陈淑芬,当年与杨权相熟,正是在拍《鼓手》期间,陈淑芬请杨权介绍张国荣给她认识。后来张加入华星,从此一帆风顺,老人家说,张国荣走红,他也有功劳呢!


竹聿名:
青春片可以多看,看了心态年轻。但青春励志片却不能多看,看多了就不励志了。和全世界的励志片一样《鼓手》都没有太大的突破,普通之作。但如果要我推荐一部励志片,我也愿意推荐这部《鼓手》,因为张国荣不只在影片中励志,他后来的人生也是如此“默默向上”,有戏如人生的成份,看起来不会那般做戏。

 

张国荣电影的秘密(连载三)
第九部电影:《第一次》
年份:1983


1,片名
这部电影的片名原来为《洋紫荆》,上映时才改为《第一次》

2,香港电影圈有所谓“五穷六绝七翻身”,意思是五六月份的档期是最差的,学生要考试,一般来说大片不会在这两个月推出,七八月份暑假才是电影的黄金档期。
问杨群(导演)有否担心影片在“五穷六绝”的日子上画?
杨群:“这是我特别拣的。”
“有特别理由吗?”
“五穷的月份上画,是因为这个档期上映,人人都没有信心,不肯推出有份量的戏,那么我的片子稍微有些特色,观众一定会捧场,那么在卖座上不是比暑假时推出与其他片硬碰来得好吗?而且宣传费也用不着那么大,岂不是更划算。”扬群觉得如果电影能反映一个星期,收一百八十万,已经很划算了。
这部片后来因为卖座理想要延期多一周,票房收入三百八十万,相信令扬群喜出望外。

张国荣电影的秘密(连载三)
张国荣电影的秘密(连载三)
 
 
 
张国荣电影的秘密(连载三)
 


第十部电影:《杨过与小龙女》
年份:1983


1,华山(导演)畅谈
记者:“为什么你会想到拍这个题材?”
华山:“这个剧本原不是我的,”华山说:“本来公司决定由黄泰来拍的,但由于他要赶紧筹备《射日》,因此临时放弃,于是黄家禧力邀我执导,你知啦,我是最顺得人的,在黄老总数番游说下,只好答允。”
记者:“角色选定没有?”
“原本打算用新人的。”华山说:“不过再三考虑之后,觉得用有名气的演员在叫座方面较有把握,因此现时已决定用张国荣及翁静晶分别担任男女主角。”“我时常想培养新人,但公司经常催我开戏,而且为了片源充足,所以又不能拍得太慢,而栽培一个新人,往往需要时间,而且无经验的演员往往会拖慢进度,所以我在培养新人方面,并无多大的成就。”
“你觉得张国荣及翁静晶两位演员如何?”
“他们的外外型及演技均好,而且有自己一班观众,因此在宣传方面应会比较有号召力,尤其他们都很年轻,非常适合剧中的角色。杨过的角色,看起来有反叛倔强的气质,张国荣最适合不过。而翁静晶一向予人几分不沾人间烟火的‘仙味’,小龙女角色非她莫属。”

记者:“听说这部戏会有女主角裸露的镜头,你是否打算让观众眼睛吃冰淇淋呢?”
华山:“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华山哈哈大笑,“由于剧中有杨过与小龙女在古墓练《玉女心经》的情节,所以二人必需赤裸相对,我将会以很艺术的手法拍摄这一段镜头,绝不会卖弄色情,因为这不是我的擅长,而且就算我肯,张国荣与翁静晶亦不会同意,我的看法是除非是剧情需要,否则故意卖弄色情,只是噱头片,是智者所不取的。”


2,专访电影版杨过——张国荣
很多人都发觉张国荣没有耐心讲电话,他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人,刚说上话题,他就忽然不是打呵欠,就是坦白告诉你:“我困了,我想去睡觉。”
对他这种直率,大家反而觉得颇为有趣,在我们眼中,张国荣不过是一个大孩子,一个漂亮的大孩子,尔冬升就衷心的说过:“若果说真正漂亮的男孩,张国荣才是,可惜他矮了点,可见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

“这是我的第一部古装片。”张国荣很感兴趣的说:“以前电视剧也拍过古装,但我对电视剧越来越没兴趣。”
“为什么?你自己可是电视台出身的呀?”
“是的,不过电机较为粗糙,演一个角色还未斟酌好就邀拍了,为了赶时间,往往一场戏还未理想就OK,比较起来,我较喜欢登台和拍电影。”
“更容易赚钱?”
“那还是其次,登台的感觉就很直接的,在台上听到台下的反应,可以令一个艺人很满足。拍电影我喜欢它的细致,它可以让一个演员对一个角色发挥到淋漓尽致。”
“杨过是一个不寻常的角色,以前佳视拍过,小子无线也要拍,由力捧的刘德华饰演,目前刘德华声势甚劲,你可有什么心理负担?”
“我不会紧张的。”张国荣胸有成竹的说:“电视和电影是不同的。”但歇了一下,张国荣又不放心的问:“刘德华目前是否很劲?”我把所知的告诉他:“听说他是电视台影迷最多的一个。”

为影片节食瘦了,反而女主角翁静晶丰韵了。
谈起翁静晶,顺道向他提起:“你又和翁静晶结片缘了,翁静晶在一次提到男友时,说你也很有机会呢。”
“她那么多人追,不必我去追吧。”
“男孩子多数又个特性,越是多人追的女孩子越有兴趣去追。”
“不见得吧。”张国荣懒懒的说:“我可不想去凑这个趣。”

3,拍片花絮
在接拍此片前,张国荣已有看过原著。他表示对金庸写情,写命运捉弄人,最有共鸣:“我很喜欢杨过这角色,我看《神雕侠侣》时,最喜欢的便是小龙女与杨过两人相处的一段,拍戏最好就是拍到他们分手,小龙女一跳,便不拍了,让观众自己想下去。”

4,翁静晶一度辞演
翁静晶曾一度想辞演《杨过与小龙女》一片,其中一个理由是她正考虑到台湾发展,但另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片中有一场练功戏要裸露演出,她觉得与华山不熟,不好意思在他面前脱。后来她得悉无需脱,加上她觉得华山是好导演,对他有信心,最终成为“唔嫁又嫁”的小龙女。

5,认刘家良做契爷

当年张国荣和翁静晶甚少拍武侠片,片中的武打场面让两人苦不堪言,不但被武师(汪道海他们?)训斥,在“吊威也”在半空飞来飞去还被“有意整”(翁静晶后来回忆估计的)到撞石柱受伤。张国荣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聪明的去拜刘家良做契爷,从此两人拍武打动作再没受到武师们的为难。(后来,翁静晶也嫁给了刘家良,两人年龄相差几十岁)
 
6,万岁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对张国荣而言,倘若《红楼春上春》是蛇,《杨过与小龙女》就是草绳。拍《杨》片,张痛苦万分乃人为因素使然。   

片场有称作「万岁」的规矩,但凡是男女主角,或是导演,都不时会「全场请客」,出钱买茶点西饼慰劳工作人员。全场请客的「代号」,叫作「万岁」。身为「阿哥」、「阿姐」地位而不作「万岁」,会有点异相,招人背後窃窃私语。   

跟张国荣合作过《喝采》、《杨过与小龙女》和《第一次》,均未见过他「万岁」,有人在背後批评他「孤寒」,没有替他辩护,等於是认同。   

一九八八年,《新最佳拍档》在澳门取景,张国荣是其中一位主要演员,外景拍竣当晚,全体工作人员往湾仔著名的「木偶餐厅」用膳,几十人大吃大喝,花费近一万元。帐单由张国荣支付,那时候的他,诚然已是天之骄子,走到哪里,都有一群讨签名的影迷围拢著,受欢迎程度,比起麦嘉和许冠杰有过之而无不及。与张算是识於微时,仍懵然忘了「今时不同往日」之理,竟开其玩笑:「Leslie,果然『大手笔』,从未见你「万岁」,这回是『破天荒』。」 

他的回答,想不到会是这样。 
「晶晶,你知道吗,那时候,我的环境不太好,实在是没有能力。看见你经常请客,我亦感到不好意思,但穷之苦,你会明白吗?现在我有能力请『万岁』,就当是补偿吧!」  

听罢,呆在当场。一次普通的「万岁」,大概是五百至千多元,说真的,从未想像过他有「钱的问题」。为此,既内疚又难过,跟他说:「对不起,Leslie!」他竟立即收起了严肃的愁容,嘻哈大笑:「傻人,别记在心上。」  

然而,他也是记牢了。一幕又一幕发生在过往的事,不断重现,张国荣从苦难中熬出头来,实在是不容易。小人之心、君子之腹,张是君子,不容置疑。 
翁静晶文
(please912)
 
 


竹聿名:
邵氏公司几乎把金庸的作品都拍了遍,但通通只有认真,没有出彩,《杨过和小龙女》也没有例外。
要赞扬的话,我只能说华山选张国荣和翁静晶出演杨过和小龙女是很有眼光的。




2006.9.16录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