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不分大小,照亮舞台就好
(2020-01-08 10:51:55)分类: 观星 |
星不分大小,照亮舞台就好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让琵琶女不朽,弹拨之声穿越千年。观看2020山东新年文艺晚会的四场演出,脑海里钻出的竟然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一句。为什么呢?
《变脸》出来,我以为是四川来的艺术家呢,不是,是宁津杂技团的,变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绸吊》是省杂技团的吧?不是,是东阿县的。荣成实验小学蒲公英合唱团、曲阜市鲁城街道鼓楼社区蒲公英合唱团……在省会大剧院能看到来自基层演员的表演,真为他们高兴。走出剧院,我心里还在祈愿,泰安、宁津的领队,别训斥那些失误的小演员,他们够优秀了。
济南戏迷热情啊,名角上来,不返场,不让下去。于是,李维康《黛诺》选段唱罢,是《贵妃醉酒》,史依弘《梨花颂》唱罢,是清唱。刘瑞云、高秋云、修文卿、聂媛、刘栋5位演唱《龙凤呈祥》选段,让观众领略到梅、尚、程、荀、张五大京剧流派的艺术神韵,来自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的段晓羚携爱徒张稚昕、朱钒萌献上京剧《锁麟囊》选段。菊苑芬芳,枝叶茂荣。
唯美典雅的柳子戏《长相知》、诙谐风趣的五音戏《王小赶脚》、质朴清新的吕剧《马大宝喝醉了酒》、婉转俏丽的柳琴戏《樊梨花》《喝面叶》、豪放高亢的山东梆子《樊梨花》,分别由陈媛、吕凤琴、焦黎、荆延国、刘莉莉、邵晓环、李新花等演唱,这些来自山东本土的剧种,和来自各地的优秀演员,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唱腔,呈现出齐鲁气派,一缕缕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
晚会四场演出,除了相声专场是纯爷们外,其它场,女生多,男生少,齐鲁巾帼,风采照人。可喜可贺。我就想,要是莱州中华武校和宋江武校的小子们来舞台上闹腾一下,一定会增加更多威武阳刚气。
舞台设计,特别是戏曲专场舞台,简约而不简单。晚会的大屏,采用知名优秀画家、书法家的原创作品,力图达到聆听名段与欣赏书画之兼美效果,突出了新年晚会的喜庆元素。正可谓“粉墨缤纷,同唱梨园欢歌;霓裳锦绣,共迎万家祥和”。
山东新年晚会办得可圈可点,有专业、职业精神,更有工匠精神。我觉得秘诀之一是开门办会。为众乐而集众智,向基层倾斜,行家点单、文联下单、艺术家接单、观众评单。从深处看,这些年,我省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持续不断地出精品。从志愿者服务队下基层,到专家团队的智力支撑;从评奖机制的完善,到展览平台的搭建;从走出去,到请进来。等等,不一赘述。
晚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证明,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号准时代脉搏,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尊重艺术家的创意创新,激励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才能成全艺术,成全艺术家。
山东卫视的“春晚”,大家耳熟能详,山东新年文艺晚会,我是第一次听说(原来欣赏过“山东新年音乐会”),我想这个崭新的晚会,有可能成为新的文艺品牌。只要是亲民、惠民、为民,只要是以“公益、开放”的形式,只要是扎根百姓,雅俗共赏,就一定能成为品牌。
俄国作家契诃夫有个好玩的“大狗小狗论”:“大狗叫,小狗也可以叫。” 大作家自比小狗。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慌乱,各叫各的,干嘛非得和别人叫得一样呢?只要你叫出自己的特色,就有审美价值,就有存在的理由。大和小,是相对的。换言之,无论是“大星”还是“小星”,保持永不褪色的为民情怀,艺术水平高的就是恒星。无论是“大晚会”,还是“小晚会”,老百姓发自内心喜欢的,认可的,就是永不落幕的晚会。
另外,看到“大众日报客户端”我的年轻同事们在忙活着直播晚会,紧张有序,心里也悄悄地为他们点赞,道一声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