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与望京楼
(2018-07-27 09:04:16)分类: 杂记 |
潞王与望京楼
望京楼又名崇本书楼,位于河南省卫辉市东北隅卫辉古城内,望京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全国目前保存完整、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建筑之一。2006年5月25日,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起这高大望京楼的人是明第一代潞王朱翊镠。不过,早在四岁即封王的他直到二十二岁始在千里之外的卫辉府就藩。作为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潞王又是正执皇帝位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同母弟(两异母兄幼亡),自当多得顾念。
望京楼为万历十九年(1591)冬动工修建。潞王府征调了十几个县数千的民工巧匠,连续两年施工,在万历二十一年秋天竣工。建楼所用料石都来自太行山中。五百年前,在没有起吊机械设备的年代,勤劳智慧的人民为了把笨重的石料运到几十米的高空,使用“土围作胎”的方法,把建筑物体团团围囤起来,利用增高斜坡的笨方法,把石料一块块拉上楼顶。
传说,潞王朱翊镠被封到卫辉府,一次潞王到卫辉郊外打猎,跑了整整一上午,跑得腹中饥饿,躺在地上再也不想动了,说是害了病了。他的随从,从附近的小摊上,为他拿了一个年糕。潞王一吃病好了。说这年糕真好。回到府内,潞王想,我得把这好吃的年糕,送给我母亲。他的想法已定,便让属下写了一张告示,每户在三天之内,交纳年糕若干。十船年糕交齐后,潞王便派专差,把年糕从古城卫辉启程,由水路通过天津运往北京。时值春天,从卫辉运到北京,已将近五月,所运的年糕,全部臭气熏天。潞王的母亲一看,大放悲声,我儿在卫辉生活的真苦,吃的全是些臭气熏天的东西。她忙叫打开国库,抬出金银财宝,装了满满十船运往卫辉。潞王得到银两之后,思母更加心切,他要建一座很高很高的楼,在卫辉能望到北京。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望京楼。
逍遥于望京楼上的潞王只经了两代。到朱常淓(朱翊镠第三子)承袭了第二代潞王未得长久,便遇上明败清兴的朝代更替。随败军退到杭州的朱常淓,一度被推为南明朝廷的“监国”。转瞬,南明亡后的朱常淓被押至北京。不久,末代的潞王、监国就和南明皇帝朱由崧等人一起,被清廷找个“谋反”的罪名一并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