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卿的“学”与“敬”

(2017-05-03 16:40:24)
分类: 观星

董卿的“学”与“敬”

 

                                □ 逄春阶

过去董卿在我眼里,跟其他主持人也没啥差别,长得周正,台词背得很顺溜,一个很轻很肤浅的角色,很聪明,很灵巧,但就是轻。自从她主持《中国诗词大会》,特别是《朗读者》以来,我感觉董卿变了,她不再是一个简单角色,她变得有文化,有内涵了。她跟其他主持人悄然拉开了距离,有了独特光泽。

董卿做主持人22年,做过上千场节目。她自言是一个特别爱工作的人,只要上了台,就可以忘掉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烦恼。一开口就觉得又充满了力量、快乐。那是发自内心的,是工作带给她的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满足感。我相信这是董卿二十年的真实感受,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快乐,但是快乐久了,就乏味了。她要寻求突破,她要向前走一步,挑战不可能。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卿让观众认识到她有才的一面,以前是她在央视春晚上说着一些喜气洋洋的主持词,这次却口吐莲花,在节目中各种诗词是张口就来,控场能力很强,反应也很快,该抒情的时候抒情,该吐槽的时候也不失大将风范的吐槽,整体给人感觉真的很棒。董卿的出色表现,肯定有临时做功课的成分,但是能感受到她的学养不浅,她临场的书卷气,不是一朝一夕得到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浸润,有童子功。所谓“胸中有日月,谈吐富亮色”。

董卿的出众表现,我觉得,源于她持续的学养,主持人的生命力取决于知识的含量。董卿接受采访时就曾流露出对诗歌的由衷热爱,“我丝毫没觉得《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竞赛,而是始终沉浸在一种狂欢的氛围里。”董卿是曾经的“学霸”,父亲是一位新闻工作者,从小就培养起女儿的阅读习惯。董卿稍微能识字了,父亲就让她每天抄成语、抄古诗,还要求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下来。稍微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又抄、又背的功夫,不可小觑。

我看到报道,董卿在上海卫视工作时,父亲为她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并对她说:“作为一名主持人,必须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主持人!”没想到,这一订就是十几年。从东方卫视到中央电视台,这份报纸也带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牵挂和期许。董卿这个新闻工作者父亲太有意思了。我想起了朱子之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

董卿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朗读者》。主持没得说,董卿还成了独立担任了制作人。《朗读者》的节目制作采用了公司化的运作模式,董卿担当起了制作人。节目模式、制作公司、经费、赞助商、播出平台、人员,这些以前她不用考虑的事情纷纷涌来。“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董卿如此形容《朗读者》筹建之初的状况。在娱乐真人秀的挤压下,文化类节目招商并不容易,董卿不得不像祥林嫂一样,一遍遍给人描述画在纸上的大饼即将散发的香味。

从主持人到制作人,是从单一到多头,是从简单到复杂,是从被人求到去求人,是从被动到主动。这个转型,跨度很大,滋味自是不同。

董卿选择艰难地转型,我以为是她出于对职业的一个“敬”字。唯“敬”,才谦卑,才知不足;唯“敬”,才知人,知世;唯“敬”,才“好”才“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敬”,则“其见于容貌者必庄肃,其见于言语者必安定,如是乃可以莅众而立事……””敬畏自己的职业,敬畏自己的岗位,敬畏自己的观众,努力往上走,不断超越自己,往前走。敬则有尊!

有学养,则有根;下足了“敬”字工夫,则成功转型,敬为万事之本,敬重,敬重,有敬则重!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祝贺董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