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胜“胜”在哪里?

分类: 观星 |
大浦胜“胜”在哪里?
□
日本纪录片《五岛之虎———匠人父亲的22年》在今年上海电视节上获得最佳纪录片奖。这部讲述日本五岛上乌冬作坊主人与妻子及7个儿女间简单家庭故事的纪录片,一拍就是22年。纪录片的导演叫大浦胜,他就职日本长崎电视台近40年,一直默默地拍摄纪录片,不知不觉已到了花甲之年。大浦胜获奖“胜”在哪里?胜在留心,胜在耐烦,胜在记录真实的执着。
留心,就是把心留住,留在你牵挂的地方,留心什么,才能看到什么。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家长们都像我们今天的家长们一样,特别重视孩子学业,天天盯着儿女,起早贪黑地,要让孩子上补习班,要进名牌中学,名牌大学,要上名牌专业。有没有不那么重视孩子学业的另类家长?大浦胜在找,处处留心,他找到了,就是在日本五岛上开了一家名为“虎屋”的乌冬面作坊的犬塚虎夫,人称“阿虎”,阿虎的育儿经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来塑造”,“要通过家务事(帮忙制作乌冬面)教给他们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长大后就会明白当年(在家)‘搭把手’的好处”。甚至,到了插秧时节,他还会让孩子们请假帮忙,他的“理论”是:“学校每天都能去,插秧却是一年一次。积累(动手)经验更为重要。”
阿虎家族,可能一直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其育儿经不为人知,正是有了大浦胜的留心,才让阿虎的人生经验得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进而思考、学习、效仿。因为自己的留心,就采撷到了人间美好的花朵,找到平凡人的伟大,让大家冷静思考家族与传承的意义。这是何等快乐的事情!
阿虎真实地活着,而大浦胜真实地记录着,各自沉浸其中,也就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疲累,只剩下一天天地熬过,日出日落。阿虎一家有滋有味的生活,感染了大浦胜;大浦胜体内的“导演魂”燃烧了22年,也感染了阿虎一家。他们都有工匠精神,都有一股韧劲儿,甚至有点儿“傻气”,忘我,也忘了时间。
22年,说长,其实也不长,但能干足够多的事儿。退休干部杨善洲,22年种树,给家乡留下了5.6万亩郁郁葱葱的山林。22年,也足够让我们有反思的空间。 在这22年里,我们在得到的同时,是不是无意间遗失了什么,忽略了什么,放弃了什么。就我本人来说,22年,东张西望的时间,远远超过专注的时间。我感觉心生了腿,到处乱走,心也生了翅,到处乱飞。怎么才能让心停一会儿?怎么才能把心拴住呢?跟大浦胜比,就比出了差距。
由大浦胜,我想到了我尊敬的作家张炜,张炜22年写了部长篇小说叫《你在高原》,他说过:“做事情只要方向对,就不怕慢。想想世上的事情,有许多就是因为太快了才做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