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热心公益好
□
逄春阶
本山传媒官网20日发布消息:中秋节的头一天晚上,赵本山和“谢大脚”(于月仙)等演员将亮相重新开业的哈尔滨“刘老根大舞台”,并特别说,这场演出是公益的,赵本山将邀请近百名哈尔滨劳模和一线工人到场观看,喜迎中秋。
公益演出好,公益演出越多越好。明智的明星搞公益,是明智选择;钻到钱眼里的明星的选择,都是糊涂的选择,为人不齿的选择。中秋节慰问劳模,用自己的劳动,向劳动者致敬,多好,传递正能量,说明本山在变,在调整,在适应新常态,在清醒。或者说,他原来是飘着的,是飘飘欲仙,是往神坛上走,得意而忘形。本山这二十多年,谁有钱,就给谁服务,有大钱,服大务,没有钱,就不伺候。他当然受到了大气候的传染。现在他开始又往“人”上转,向普通人靠拢了,接地气了。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本山的老根,本来扎在百姓中间,离开了老百姓,本山将无本钱。赵本山未名之时最清醒,跟着瞎子叔叔卖唱,饥一顿饱一顿,每一场,都会卖力地唱,因为不卖力,就饿肚子。无名艺人无穷泪。现在,即将耳顺之年的赵本山,顶着满头白发终于活明白了。
从赵本山的命运沉浮,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轨迹,印证着一些老话的分量。比如“大起必大落,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比如“花无百日红,好景不常在”;比如“世间尤物,不敢妄取”,等等。名利、美色就是“尤物”,妄取尤物,则惶惶不可终日,看看那些爬到高层的硕鼠的自白,就非常清楚。相信赵本山有深刻的体悟。以前赵本山确实张扬一点,烧包一点,有钱了嘛,显摆显摆。“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他就那么个素质,如果不显摆,反而不是他了。现在,他开始反思了,过勿惮改。
我也注意到,有些媒体对本山的转变视而不见,或者是看见了,但取冷嘲热讽的态度。比如在本山这次公益演出新闻的标题处理上,就有点让人看了不舒服,有家媒体的标题是“赵本山携小姨子慰问劳模”,什么叫携小姨子?“谢大脚”(于月仙)确实是赵的小姨子,人家也算是知名演员了,媒体干吗总围绕姐夫小姨子说事呢。这个标题不好,不厚道,有点儿暧昧,低俗,无聊。
对赵本山,我们的媒体也好,文化主管部门也好,窃以为该理性一点看,客观一点看,放长远一点看,有什么事说什么事,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不足可以指出来,让他改正。如果他犯了法,那就“绳”他,这个毫不客气。但他没犯法,就不能一棍子打死,媒体集体喊“一二三”,封杀,那不妥,他不过就是个艺人嘛。该褒的时候,褒;该的贬时候,贬,不能意气用事,图一时嘴巴上的痛快。
这么大个国家,出个笑星不容易,说几百年出一个赵本山,有点儿夸张,但是赵本山确实有过人的喜剧天分。我们得爱护他,别看他的笑话,墙倒众人推。能让全国人们笑的明星不多。咱中国人都感觉活得很累,他能引得大家笑。确实不简单。
我一直有个态度,就是对影响过我的明星,要尊重,是从内心里尊重。对赵本山,我也是尊重的,一个识字不多的农民,没有任何靠山,没从老祖宗哪里继承什么坛坛罐罐,能走到今天,就是个奇迹,是民间的土壤造就了他,这是原生态,是草根的生命力。尊重他,就是尊重他的付出,尊重他曾经的朴实、憨厚与纯粹,就是尊重草根的智慧。
可以这样判断,本山的高峰期即将过去,马上进入平缓期,进入人生的“中秋”。天凉好个秋,激情少了,精力衰了,但相信他还有余热,还能发光,为什么就不让他把光发完呢。
精品都是在宽松的环境里产生的,艺术家也是在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希望本山不辜负观众的期待,珍惜机会,保养好身体,做好人,做好事,演好小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