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活”了,先生“近”了
(2015-07-17 09:07:51)
标签:
育儿先生架子节目学生 |
分类: 随笔 |
先生“活”了,先生“近”了
——观脱口秀节目《我是先生》
逄春阶
法律课是枯燥乏味的,但听 高艳东先生讲法律,像听相声,比如他用法律分析爱情故事《牛郎织女》,那些“盗窃罪”“徇私枉法罪”“计划生育法”等冷冰冰的字眼竟然温暖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原来法就在身边;还有公安萌叔王大伟教授犯罪学,组队跳操唱童谣。这哪儿跟哪儿,不搭边啊,但是就是出效果。知识不走心,不入脑,就不是知识,或者说不是你的知识。《我是先生》网络了各行各业的先生,包括非常边缘,非常冷僻的先生,比如拟音师魏俊华,拟音、顾名思义就是模仿声音,也就是用简单的道具,为影视作品创造出适合剧情需要的声音形象。我们看冯小刚、陈凯歌的电影,哪能想到声音是谁拟出来的,是怎么拟出来的,原来幕后有如此多的故事。看了节目开眼界,长见识。这是一档“益智”节目。
好的节目,必须感人,情绪饱满,《我是先生》做到了,山东大学教授单大卯老师,为了他的25岁身患淋巴瘤的学生而登台,郑州大学王士祥老师讲述他弥留之际的恩师,都催人泪下。节目嘉宾,“好学团”成员也很给力,当孔玮老师讲得哽咽时,李咏上台送上纸巾,当83岁的卢稳子教授带着她培养的自闭症孩子们上台讲课时,点评语气亲切,腾挪自如的马未都先生竟然潸然泪下;“好学团”中唯一一名女神席位,台湾主持人寇乃馨。以演说见长的她金句频出,多次感动飙泪。所有这些细节处理,都很自然,无做作之感。
自古及今,先生的楷模非孔仲尼莫属。而《我是先生》节目组,真是煞费苦心,第一堂课也是请的孔先生,她叫孔玮,教英语,长发飘飘,一袭长裙的孔老师,侃侃而谈,她说,以前教学,不知怎么去启发学生,教单词教词汇,都是简单的跟我读,这样的教学,没找到中、英文的本质差别,学任何语言,如果不明白差别,就无法融入。“所以在我的课上,我想用中文去启发学生,比如说《哈姆雷特》当中有一句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ere is the question’,一般译为‘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而我是这样翻译的:‘思之过慎,则毁赤子之勇;虑之过多,则失勇者之心’”。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他(她)的课堂跟年龄和颜值有关,但关系不大,就孔玮来说,她早年的备课,每堂课讲稿是四五万字,台前的精彩,是台下的汗水洗出来的。而这一切,基于这样的自觉:视自己的职业为神圣,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为神圣。
看着孔玮自信满满的脱裤秀,我在遥想2500多年前,她的本家仲尼先生,看到后继有人,他将含笑。闭目想着那些不疾不缓,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的好先生们,凭一张嘴,就让学生心服口服,羡慕不已。
我将继续关注《我是先生》,希望从里面得到更多启迪。
(原载大众日报2015年7月17日)